左百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怎麼又來一次?
難道記載有誤,又或唐軍這次沒有救援,故而沒有記載?
話又說回來。
在唐朝君臣們看來,高句麗可能是比吐蕃、突厥更強大的敵人,李治卻知道,高句麗已行將就木。
淵蓋蘇文是篡位弒君,才成為高句麗國王,他憑著鐵腕手段,還能維持住高句麗國。
然而他再過十年就死了,他一死,兩個兒子就內訌,朝臣們也分崩離析,相互內鬥。
淵蓋蘇文僅去世兩年,高句麗就被唐朝滅亡,而且再未死灰復燃,連百濟尚且不如。
這說明高句麗內部早已腐朽,只剩下一個空架子。
相比之下,西北正在崛起的吐蕃,才是他真正需要關注的對手。
想到此處,李治心中有了決斷,不必理會新羅。
不過,他雖知道高句麗情況,朝臣們卻不知道,明日朝會之上,定會有一場爭執。
正思索間,徐槿將一件外衣披在他身後,柔聲道:“大家,保重龍體,可別著涼了。”
李治拍了拍她手,道:“沒事,你先睡吧,朕坐著想一會事。”
徐槿遲疑道:“大家是在為新羅的事擔憂嗎?”
李治道:“新羅朕倒不怎麼在意,只是想到明日朝臣又會因此爭執,就有些心煩。”
徐槿“嗯”了一聲,沒有再說話。
她與武媚娘不同,武媚娘對朝政之事,有著強烈興趣。徐槿則緊守本分,不輕易干預朝堂之事。
李治這時倒想找個人聊聊,發散思緒,見她不開口,便問:“充容,你怎麼看新羅求援之事?”
徐槿低頭思索了一陣,道:“妾聽大家剛才的意思,並不需救援新羅?”
李治道:“不錯,他們就算被高句麗攻佔了,對咱們大唐也不會有太大威脅。”
徐槿低頭垂目,輕輕道:“大家是擔心,長孫太尉藉機將李司空調出長安嗎?”
李治望著她:“你平日雖在後宮,朝堂之事,倒也看的通透。”
徐槿抬頭看了李治一眼,小嘴微微顫動,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李治道:“有話直說便是,朕恕你無罪。”
徐槿道:“妾想的這個法子,倒可封住那些官員的嘴,可並非正術,只恐說出後,大家笑話妾。”
李治笑道:“你為朕分憂,朕怎會笑話你。”
徐槿伸出一根手指,在李治後背寫了四個字。
李治怔了半晌,凝視著她:“充容,朕今日方知,你平日都在藏拙,論聰明才智,並不輸皇后。”
徐槿微笑道:“妾只是離大家近些罷了,朝堂多少賢臣,天下多少俊傑,還需大家慧眼識珠。”
李治讚道:“你說的很對。”
徐槿柔聲道:“大家,明日還要費神,早些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