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徐達?可以嗎? (第1/3頁)
被綠了八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北玄無奈嘆了一口氣,對於他而言,這筆財富其實無足輕重;
真正令人痛心疾首的是以和珅為首的一些人的行為。
如果這批人都是為國為民的好官,那就不會有今日之事了。
偏偏這些人非但未曾貢獻於國家分毫,反而成了吞噬國力的蠹蟲。
這般存在,留有何用?
張北玄也沒有心情再去勸誡嘉慶,反正他的任務就是引導朱元璋覺悟。
“陛下,請你千萬注意你的身體呀!”
“陛下,切莫讓怒氣傷了身體。”
“陛下,這些人全是無情無義之輩,怎能輕易相信?”
深呼吸幾次後,嘉慶努力讓自己冷靜了下來,“朕沒有生氣,只感到非常失望而已。數年來朕全心全力為大清江山付出了一切,沒想到竟然被一群不忠誠之人矇蔽至今!”
“陛下聖明英勇,這些賊臣膽敢欺騙陛下一定是誤以為陛下仁愛寬厚才會如此放肆無忌憚。”
望著面前堆成小山似的財富,朱元璋突然笑了出來,原來自己以前的觀點完全錯誤。
想要依靠說教來改變官員們的心性簡直是痴心妄想,唯有用鐵腕政策來根治腐敗!
“張北玄,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們返回明朝吧。”
無奈之下,朱元璋如是說道。
注意到這一點之後,張北玄輕輕一動心思,四人便已回到國公府內。
此刻即便身處於新環境中,朱元璋的心情仍久久難以平靜,心中不斷想象倘若大明也出現瞭如和珅這樣的人物,後果不堪設想。
“細細回味一番後我發現,儘管和珅的故事聽起來荒誕不經,卻並不是孤立事件。”沉默片刻後,始皇贏政發言道。
旁邊李世民聞言,亦點頭表示認同,但憤怒到一時說不出更多話語。
現場氛圍略顯尷尬之時,張北玄清嗓子發聲打破沉默:
“陛下請安心,我可以保證大明絕不可能誕生第二個和珅式的大貪官。”
“那真是太好了!”聽聞此言,朱元璋頓時放鬆了不少,對方向寒充滿信心。
“可是陛下需知,即便沒有大奸臣,小蛀蟲依舊廣泛存在於各個角落之中。如果我們不對他們加以約束限制,總有一天會演變成第二個‘和珅’般的存在。” 張北玄冷峻地警告著。
面對這樣的告誡,朱元璋面色凝重,深知張北玄所言非虛。
“那麼你覺得應該採取何種策略呢?” 驚訝於其見解的同時,李世民好奇問道。
同樣焦急求解法的朱元璋,則目不轉睛地看著對張北玄,期盼他能給出一個妥善解決的方法。
思考片刻後,張北玄冷靜答道:“要想徹底根除此頑疾,則必須從本質上尋找癥結所在,然後予以消除。”
朱元璋深表同意地點了點頭——沒錯,若要達成目的,首先要明確根源在哪裡。
“請問根源具體指的是什麼呢?” 朱元璋眉頭微蹙追問道。
“首先可設立嚴苛法律條款打擊貪腐行為,並對違反規則者給予最嚴厲處罰。”張北玄冷冷開口。
“怎樣實施懲罰措施才是最為有效的手段呢?” 李世民緊接著追問。
“很簡單,只要由皇帝本人直接監管一支聯合財政與軍事資源組建而成的特別執法團隊,專門負責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所有敢於觸碰紅線者都將面臨無情鎮壓。”
聽了建議後,朱元璋再次陷入長久沉默。
他理解這樣做確實能最快捷有效地解決問題,不過也必然會遭遇強烈抵抗。特別是朝中那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團成員……
實際上這樣的組織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比如著名的東廠。
只要肯做,總有辦法將其建設好。然而一旦付諸行動,則免不了要招致許多仇敵怨恨。
總之這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政治較量。
但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避開正面衝突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沒人願意主動惹是生非。
望著朱元璋不言,張北玄微笑道:“陛下,這件事其實很直接,只看你是否有魄力去做。”
“自然有,咱怎麼可能沒有這個膽量。”
朱元璋揚起頭,斬釘截鐵地答道:“咱身為皇帝,百姓都是咱的子民。如果他們遭受欺凌而咱置之不理,那實在是說不過去。”
聽完這話,張北玄心裡暗暗讚歎,這人的氣概和胸懷確實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