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平公主的想法最為跳脫,“若是北伐時有守將死命不降,那便在城外生起薪火煮上泡麵,諸葛丞相再借來東風把這香氣往城裡一送,再說一句只要投降就能吃上泡麵,那守軍自然聞風而降了!”
蘇軾想著那有趣場面,也不禁莞爾,“如此一來,至多三年,那曹孟德孫仲謀得自縛來降。天下既定,丞相便可於江南之地操練水師,再以十年時間通海路,東至極東之瀛洲,西至遠航之歐羅巴洲,南至炎熱之非洲,北至冰封之北冰洋諸島,疆域無垠,四方來朝,這大漢將成就千古未有之大一統盛世。”
聽著蘇軾所言,眾人不禁為之神往,劉邦更是撫掌大笑,“那可真是太好了,若真能如此,我大漢便可傳至千秋萬代,哪有後邊魏晉唐宋什麼事。”
“只可惜……”諸葛亮眼中的光彩閃爍片刻,還是化作一聲嘆息,“我終究沒能復興漢室、還於舊都,未能使……日月復明、社稷復安。”
蘇軾亦是一時默然,思緒萬千。遙想當年,諸葛丞相於五丈原上星落秋風,那一刻,季漢的燈火彷彿也隨之熄滅,再無復燃之望。不過三十載光陰,那曾經輝煌一時的季漢,便如風中殘燭,黯然熄滅,消散於歷史的塵埃之中。
若時光可逆,北伐之路真能一帆風順,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興許大漢的旗幟將永遠飄揚在九州之上,將如日中天,光耀千古,這數百年的山河破碎,中原陸沉之景,便不會上演。
然而,歷史滾滾向前,不容假設,也不容更改。
但這樣的說法,有人並不贊同。
“誰說你沒能光復漢室呢?”劉邦的目光輕輕掃過旁邊站立的蘇軾等人,又與諸葛亮目光對視,“你可知如今天下子民仍自稱漢人,所用文字被稱作漢字,所說語言被稱為漢語?”
漢高祖此言雖為問句,卻字字斬釘截鐵,擲地有聲,不容他人置喙,當真是霸氣至極,也終於顯露出這看似憊懶的大漢開國皇帝的真實面目。蘇軾本想說些什麼,但與太平公主對視一眼,終究未能開口。
“你們恐怕會想,這不過是一個代稱,算不得什麼。”劉邦自然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不待其他人說話,就又說道,“那他們為何不自稱秦人唐人宋人,為何不用秦語唐語宋語?”
“為何,偏偏是漢?”
短短六字,卻如振聾發聵,直擊心臟。連一旁的唐棠,也不禁順著他的話想下去了。
“因為,我大漢有沛縣劉季,斬白蛇而取天命,三年亡秦,四年滅楚。”
“因為,我大漢有漢武盛世,戰八方而震四海,開疆拓土,國威遠揚。”
“因為,我大漢有光武中興,平亂世而定天下,光復正統,再續炎漢。”
“還因為,即便是風雨飄搖、天命難違,即便是敵眾我寡、國力懸殊,也仍有人舉大義為火炬,以仁德為基石,欲要興復我大漢偉業,重振我漢室雄風。”
“君王起於微末、心繫蒼生,猛將勇冠三軍、忠肝義膽,賢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回想起蜀漢的種種,蘇軾也不禁感嘆道,“更難得的是,君臣相得,不疑不負,確是令人嚮往。”
“這一切的一切,便構成了我大漢的脊樑。”劉邦傲然說道,“讓這所謂「漢」字,不再是一朝一代,而是世代傳承,永載史冊。”
原來生逢亂世、身處黑暗,亦可心懷赤子、恪守信義,這便是三國時期,蜀漢留下的,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後人自稱為漢人時,便也同樣揹負起某種信念,某種理想,便擁有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凜凜人如在,所以——
漢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