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興奮了一陣,王蒼忽然想到了一個重點,那就是與朝中之人交易。黎陽營自光武帝首置,一直由中謁者監之。那這託甄家賣軍械的,便是宦官了?
王蒼不由得心想:看來演義中還是把這些宦官的權勢給弱化了,連馬甲都敢買賣,這些宦官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頭腦風暴了一陣,王蒼開始盤算起這次要出的血來,既然甄厲想從中賺取差價,那看看他要賺多少。
一把卅十湅的鋼刀,作價三千錢,不算貴,自己那把五十湅的鋼刀也才七千五百錢,而且是溢價買的,放在內地郡國,可能也就五六千的樣子。
至於其他的,價格也算是合理。要不是自己透過買馬這事,可能連這些兵甲都買不起。
難怪讀《孫子兵法·作戰篇》時,上面說馳車千駟...日費千金。古人誠不欺我。
前世又聽說,曹孫袁等人的部隊在饑荒時都吃過人,甚至還聽說袁紹的部隊要靠吃桑葚,袁術的部隊要靠吃河蚌才能勉強活著。
這麼林林總總一算,這支武裝千人的花銷足足有3260萬錢之多,如按官方折價就是3260金,按民間物價就少些,只有1630金。
可需要購買的不止這些,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武備和工具,這麼一算,就是近四千金!
對於宦官來說,這是無本買賣。對於甄家來說,這只是倒個手的功夫。這般暴利之下,難怪甄家和宦官這麼積極!
要是用《資本論》來說,他們已經敢於踐踏世間的一切法律了!
大口喘了幾下粗氣,王蒼將心情平復下來。就算這近四千金出去了,加上那五千金,甄厲可還是欠自己足足四萬一千金之多!
剛剛還有些難受的王蒼瞬間舒服多了,看了眼自家伴當,笑著說道:“亂世將至,這一千人的武備是遠遠不夠,吾等還需多多積蓄實力。到時候如吾為大將軍,延壽你就是大將軍司馬!”
王延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我不願為大將軍司馬,我只願等主公成為大將軍之後,為主公牽馬便知足了。”
“延壽啊延壽。”
“不說這些,宋憲!且將劉、杜二位士史請來。”
“唯。”
------
1.牙儈:即古代的掮客,也即中間人之意。而像馬匹交易,則是另外一個稱呼,駔儈。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貨殖列傳》中。
而這個詞在唐朝則稱為牙人,宋代也稱牙儈,元代則是牙行,明代就演變成了經紀或者牙人。
就像官職一般,陶唐、虞舜、夏商周、秦漢一路演變,牙儈亦是這般。
2.黎陽營:作為東漢除洛陽的北軍五營外的幾大常駐軍營,黎陽營設定的最早。
其次就是漢明帝時期的度遼營和漢和帝時期的象林營。之後就是漢安帝時期設定的雍營、虎牙營、扶黎營、漁陽營這幾大常駐營。
除開黎陽營、度遼營和象林營,其餘都是漢安帝時期設定的。
但由於其轄區各有不同,其所將兵皆不多,除開正常應募的軍士之外,多用馳刑士、罪犯、囚徒等充之。
這裡主要講的是黎陽營,其駐地在魏郡的黎陽縣,屬於是靠近太行山脈的地方,但其駐地離三輔不遠。
像趙哥的最風流中,荀貞便曾為魏郡太守,其離三輔及洛陽不遠。
而其常駐的營兵盡皆為騎士,且披甲率很高,一般是鐵鎧與皮甲對半,結合尹灣漢簡的武庫內容,其營中應有馬甲存在,只是平常為了保持機動性,故而不會直接穿戴馬甲奔襲,應是與後勤輜重一同行動,且有馬甲,必然有副馬存在。
而之前也註釋過,在漢順帝時期,因鮮卑數寇南郡...順帝從之。乃遣黎陽營兵出屯中山北界...
這雖是出屯,但等到胡亂一退,這些人還是要返回原先駐地的,也就是魏郡黎陽縣。
至於之後黎陽營的大動作,史料上就有些缺失了。
而對於黎陽營,東漢是以中謁者監之。
關於中謁者,這是一個六百石的官職,且在整個西漢和東漢之間,反覆更換過職能和稱呼,如秦朝初置時的中謁者令,西漢武帝時的中書謁者令,成帝時的中謁者令,哀帝時的中謁者令史,東漢又有中謁者。
這個官職在兩漢反反覆覆,令人頭疼。
關於宦官的權勢,前文已提,這裡就不過多贅述,至於說販賣軍械比較離譜的,可以考察一下東漢宦官的發展。
像這種胡亂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