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熹平六年(公元177年)。
仲秋八月底的一個清晨,雲中郡的秋來的早了些,城內的桑樹慢慢褪去枝葉,清風中帶著些許微涼,王蒼看著人丁越發凋敝的郡治,搖了搖頭。
上月末,天子下詔,三路大軍各領萬騎,於旬前進攻鮮卑在雁門郡高柳縣以北三百餘里的彈漢山,這麼久都沒有訊息傳來,不知現在怎麼樣了。
想了一陣沒有想明白,大抵就算不會贏,也不至於輸的很慘,畢竟還有長城在。
來這裡已經有十六個年頭了,也沒見有個系統或者金手指之類的出現在自己腦海裡,太可惜了。
可惜蒸餾酒在前漢武帝時就已經問世,自己想在漢朝販賣些酒水也是不可能的了。
至於那些什麼蒸汽機、發電機、黑火藥之類的,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又哪裡懂這些。
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小時候家中養過豬,釣龍蝦、抓青蛙時見過家長們漚過肥料。
但云中郡這地方,土地肥沃,水草豐美,是有條件堆肥,但鮮卑無歲不侵,讓這種可能成為了奢望。
近年來,大父王謙的身體每況愈下,去歲只是腿腳受了寒氣,不便行走,今歲就只能躺在榻上由小輩照顧。
自家阿翁名叫王安,如今在郡中任官,族中的產業日益有些打理不過來,大父王謙家人丁興旺,與祁縣宗家的生意就逐漸轉交給王謙那一支來經營了。
如今王謙染病,王安準備帶著王蒼等家眷去沙陵拜訪一下,順帶看一下族中的產業經營的如何了。
雲中王氏乃是祁縣王氏庶支,祁縣王氏和晉陽王氏百餘年前同屬於太原王氏,後分為兩支,皆為郡望。
兩家又共尊兩漢之際隱士王霸為祖,雲中王氏先祖本為祁縣王氏庶子,在百餘年前因度田被光武帝徙往邊郡,在雲中郡安家落戶。
雲中人口不多,盛時不過三萬,幸好穿越而來的身份地位不低,是雲中王氏嫡出長子。
去歲(去年)從阿翁口中得知,郡裡的兵曹掾竟然是張楊!
王蒼前世雖然不懂歷史,但河內太守張楊還是知道的,還是討董諸侯之一,呂布從長安出逃的時候還去他那裡投奔過呢。
正好自己也到了十五歲了,可以上大學,學習經書和射御之道了。
王安作為本地士族,被新任郡守徵辟為郡功曹,這可是一個顯貴的太守近吏。
功曹主掌“選署功勞”,雖然品秩只有小小的百石,但在郡守屬吏中地位最高,職權最大。過去又被稱為“主吏”。
漢初的開國三傑之一的蕭何在高祖劉邦未起事前就在縣中就擔任過功曹。
所謂“選署功勞”,也即任用遷轉和記錄功過,其職能與今天的省委組織部部分職能類似?。
“功曹”除了主要負責人事工作外,又能參預郡中政務,很有實權。
故而張家雖也是本地大族,但王氏亦不弱,得知王安嫡子想作為郡吏跟隨在自己身邊學習了些吏治和治軍的方略。
張楊也是欣然應允,世家大族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我朝已是常態。
而昨日張楊得知了王蒼要去沙陵看望王謙,張楊還專門給王蒼批了幾天假,準備了一份禮品託王蒼轉送給王謙,並稱贊其為雲中之文脊,失之,雲中文治如斷脊樑。
想著想著,一眾車騎晃晃悠悠的就出了南門,筆直的官道兩旁都是大片大片的宿麥*。
因剛栽種不久,這會兒還聞不到麥香,只有淡淡的泥土氣息和略帶清冷的空氣充斥著鼻腔。
年輕人總是精力旺盛,在軍營和官署待久了,難得出來放鬆一下。
王蒼時而策馬衝到隊前;時而舉弓欲射;時而屈身探臂撈起路邊野花。引得旁邊幾名年長的健奴一陣叫好和婢女們幾聲嬌呼,放在鼻尖嗅了嗅,又隨手塞給了阿母的大婢僑兒。
少年輕浮的舉動,惹得車隊眾人紛紛調笑。
忽的,遠處隱約有雷鳴聲傳來,賣弄騎術的王蒼感覺不對,立馬橫刀,略帶警惕地看向遠處。
慢慢地幾抹灰點出現在了視線盡頭,其中一粒逐漸變小,剩下幾粒在瞳孔中逐漸放大。
一種不可能的的想法湧上心頭,危機感從王蒼足底瞬間傳至髮絲根部。
“敵襲!調頭。”
王蒼勒馬回身,焦急的連抽馬臀,胯下的七尺健馬吃痛,邁著蹄子就衝至牛車身邊,伸手一把拉住牛車的韁繩,老黃牛慢慢悠悠的轉過頭來,快速地轉向使車廂不時發出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