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這一帶也許能放養山蠶,生產山綢 (第1/2頁)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啥!交稅?”
顏思齊差點驚掉了下巴,
“就憑我們在這裡建幾座水寨,就能讓別人給我們交稅?”
李國助抬頭看了看顏思齊,歪頭一笑:
“如果我們建的不是水寨,而是城邦呢?”
“城邦!”顏思齊一怔,“何為城邦?”
“就是以一座城市為中心,包括附近一些村落形成的獨立自主的小國。”
李國助搖頭晃腦地說道。
“哦,那這麼說來,如今日本許多大名的領地也算是城邦嘍?”
顏思齊馬上就能舉一反三了。
李國助怔了一下,點頭道:
“嗯,這麼理解倒是也沒什麼問題。”
“不過我想在這一帶建立的,是一個共和制的工商業城邦。”
“而不是,日本那種封建制的農業城邦。”
“啥,啥,啥叫共和制啊?”顏思齊一臉懵逼。
“共和制嘛……”
李國助組織了一會兒語言,才開口說道,
“共和是一種發端於泰西的治世理念,距今有2千餘年的歷史。”
“共和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和公平正義。”
“所以共和制國家的權力不屬於某一個人或家族,而是由多個群體和衙門共同行使。”
“共和強調透過選舉產生國家元首或議會。”
“由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和議員都有任期,不得終生任職或世襲。”
“喔!聽上去很牛掰啊!”
顏思齊一臉的不明覺厲,
“那泰西有多少國家?它們都是用的共和制嗎?”
李國助沉吟片刻,搖了搖頭:
“泰西的國家很多,我也說不上有多少。”
“總之,泰西現今的情況很像我們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目前泰西諸國還是以君主制為主。”
“但城邦卻幾乎都是共和制的。”
“地中海的威尼斯共和國就是其中的典型。”
“非城邦的國家也有少數共和制的。”
“比如荷蘭,也就是紅毛夷的國家,就是其中的典型。”
顏思齊似懂非懂地沉吟著,忽然抬手一拍額頭:
“嗨!怎麼讓你個小鬼給帶偏了。”
“我才懶得管它什麼共和不共和呢!”
“我還是覺得,只靠在朝鮮、女真、日本三者之間倒賣特產,終究是賺不了多少的。”
“靠這樣賺來的錢,還有我們這點人手,想在這裡建起一座城市,談何容易啊!”
李國助輕笑:
“難道我們商人就只能幹倒買倒賣的勾當嗎?”
“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僱傭工人來生產一些值錢的東西呢?”
顏思齊一怔,問道:
“可是在這個地方,我們能生產什麼值錢的東西呢?”
李國助頗有深意地一笑:
“製造任何東西,首先都要有相應的資源。”
“造瓷器得有瓷土,造綢緞得有生絲,造船造傢俱得有木材,造鐵器得有鐵礦。”
說到這裡,他掃視船上眾人,
“你們覺得這一帶都有什麼資源呢?”
船上陷入了一陣沉默,大家都在思考李國助的問題。
片刻之後,楊天生突然開口說道:
“最明顯的就是木材。”
“從豆滿江口直到此地,漫山遍野都是樹木。”
李國助含笑頷首:“那你說,我跟三浦按針老師學的是什麼?”
“造船!”顏思齊忽然如夢初醒地失聲叫道。
“沒錯。”
李國助含笑頷首,
“船肯定是值錢的東西吧。”
“以往我們造船,木材基本都是採購的。”
“這樣難免會拉高成本,降低利潤。”
“但這一帶木材豐富,在這裡造船,可極大降低原材料的採購和運輸成本。”
“這樣一來,便可以提高利潤。”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適當降低船的售價,達到薄利多銷的目的。”
“難怪你這次要把船廠的工匠也帶過來呢。”
顏思齊恍然一笑,卻又馬上皺起了眉頭,
“誒,不對呀……難道你早就知道這一帶有豐富的木材了?”
“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