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國助笑著搖了搖手:

“你也沒說我不通農事,只是說我不瞭解福建那邊的農事,這倒也是事實。”

“其實福建那邊的種地方式,倒是很值得我們借鑑。”

“根據產量和環境適應性合理安排不同條件的土地給不同的農作物,”

“無疑是最適合山區的農業模式。”

“現在我們這裡人少倒無所謂。”

“以後人多了,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式合理利用山區土地進行農業生產。”

“山間低地還種番薯,山坡則種番麥,再高則種土豆,山頂惟種藥材。”

郭懷一聽得兩眼放光,感慨道:“哇!這簡直是把山區土地利用到了極致啊!”

“沒錯。”

李國助輕笑一聲,

“不過這是人口壓力特別大時的權宜之計。”

“如此開墾山區土地,肯定要大量砍伐山林,必將造成水土流失。”

“到時不但會使平原地區更容易遭遇水患,”

“還會使山區的土地越來越貧瘠,直至無法耕種。”

“好在永明鎮在百年之內肯定是到不了這個地步的。”

這話一出,附近頓時鴉雀無聲。

有的人可能是沒大聽懂,還在琢磨話裡的意思。

有的人聽懂了,卻被自己想象到的可怕景象給嚇著了。

因為濫砍濫伐,過度開墾山林導致山區水土流失,及江河下游水患日益嚴重的現象,

並不只是工業化才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

事實上,這種現象在清朝中後期,隨著棚民對山區的逐漸開墾,就開始日益凸顯。

由此引起的自然災害又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

早從明代後期開始,隨著土地兼併的愈演愈烈,

及明朝後期中國水旱蝗災等自然災害的頻發,

加上玉米、番薯、土豆等適合山區種植的美洲農作物的傳入,

大量農民就開始湧入山區開發土地。

這些在山區搭棚居住的貧苦農民,就叫做“棚民”。

當時棚民透過砍伐山林,從事耕種、採礦、燒炭、鍊鐵、造紙和種植蘑菇等職業。

由於明末清初大規模戰亂,這就使得更多的平原居民開始湧入山區避亂求生。

於是,在湘贛、贛鄂皖、閩浙贛、閩粵贛、川鄂陝等各省交界地區,

棚民的大規模聚集和向山區開發,成為明清時期的重要移民現象。

而在清朝康雍乾時期人口大爆炸和土地日益集中的背景下,

激增的人口無處可去,更加大規模湧入山區。

於是在乾隆六年,清廷正式放開山區開墾禁令後,

一場開墾山區的浩大運動便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隨著棚民群體的不斷擴大,山區的生態環境也遭到了持續的破壞。

發展到極致的時候,崩潰的山區生態甚至成為晚清一系列社會動亂的主要誘因之一。

比如嘉慶時期的白蓮教起義,就是在棚民聚集的湖北枝江、宜都等山區率先爆發,

並很快就蔓延到了棚民聚集的整個秦巴山區。

清廷經過九年混戰,調動全國兵力,最終才將起義鎮壓下去。

儘管白蓮教起義平定,但清廷卻元氣大傷,開始步入亂世末日。

玉米、番薯、土豆的推廣緩解了土地兼併和人口爆炸產生的壓力,幫助清朝極大地延長了國祚。

但它們還是解決不了土地兼併這一封建社會的頑疾,

最終過度開墾山林帶來的生態惡果,還是幫助土地兼併把滿清送上了絕路。

在場眾人中,除了李國助,其他人當然不可能知道清朝的事情。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理解李國助說的話,畢竟這個時候的福建就已經出現了棚民。

雖然還不明顯,但棚民的活動對山區生態的破壞,應該已經有所顯現了。

“那是,要真到這個地步,我們還搞個屁的山蠶產業啊。”

片刻之後,顏思齊突然說道。

眾人聞言都笑了起來,凝重的氣氛頓時一掃而光。

郭懷一顯然也聽懂了李國助這番話的意思,充滿敬意地拱手道:

“小少爺真是高瞻遠矚啊!小子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國助笑著搖了搖手,正待說點謙虛的話,忽聞郭懷一話鋒一轉: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卡牌新世界

卡牌新世界

塵心荒言
關於卡牌新世界:這是一場來自卡牌的饕餮盛宴,這是教科書般的卡牌新時代!讓卡牌從這裡開始,風靡世界!不是偽學霸》已上崗!請大家支援一波!正所謂:推薦美一生,收藏富三代,留下評論走,必成高富帥!
歷史 連載 74萬字
快穿:投餵男主

快穿:投餵男主

一鹿花生
關於快穿:投餵男主:已經身死的小甜姑娘,為了獲得新生,只能遊走於各個書中世界,改寫各色女炮灰的悲慘命運。可一沒系統,二沒金手指,只能任命低聲下氣的努力做飯,餵養各色男主。還好諸為男主都不挑食,都選擇只被女主投餵。畢竟人家男主都說了:“要麼吃飯,要麼吃你,畢竟,你才是主食,嗯?”
歷史 連載 12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