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師承茅山 (第1/2頁)
不閃光的星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彷彿眨眼之間就過去了一年時間。
因為不知道胡梓墨具體的生辰八字,也就是出生日期,所以四目便以撿到他的那天算作生辰。
沒錯,這個所謂的四目,正是當年在荒郊野外的樹林當中撿到胡梓墨之人。
並且此人出身茅山,有個大師兄名為石堅,還有個二師兄叫做林正英字鳳嬌…
正是胡梓墨前世所看到的一部經典電影當中角色的名字,可謂大名鼎鼎了。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胡梓墨聽旁人提及四目,都稱其為四目道長,只是知道其是個道士,倒也沒往九叔殭屍電影這方面上去想。
直到某次四目帶著他一起去送貨(也就是趕屍行當的買賣),路過一處叫做任家鎮的地方時。
四目才告知胡梓墨,這處鎮子的義莊正好是他一位同門師兄所開的道場。
他們可以在師兄的道場休息一陣。
要知道這一路過來,四目不光需要辛苦的趕屍,防備各種意外,還要照顧才剛滿一歲的胡梓墨,甚至還兼任其啟蒙先生,傳文授字,哪怕修道之人,也是累得夠嗆,需要好好歇息幾天緩緩勁兒。
至於四目送貨還要帶上才剛一歲的胡梓墨,為何不託人照顧?
哪怕放在家中花錢僱人照顧他,也總比帶著一起送貨來得強吧!
然而,此時的四目才剛出師下山沒多久。
別說家了,他本就是孤兒出身,有幸被外出遊歷的茅山弟子撿到並且帶回山門撫養,等到可以出師下山了,也是無家可歸。
那麼為啥不學他的那些是兄弟們,找一處風水好的村鎮建造道場呢?
別搞笑了,四目雖然是道士,但也不能憑空變幻出來一座道場啊,所以要想建造自己的道場,是需要花錢請人建造的。
而問題就在於,四目他當時可沒什麼餘錢。
再加上胡梓墨一歲之前,就已經是託一位同樣開義莊的同門好友代為照顧了近一年之久,等到其一歲能說能走之後,四目也沒那麼厚的臉皮,繼續讓好友替自己養孩子。
無奈之下這才帶著胡梓墨一起送貨,順帶的還可以讓其提前接觸接觸這些靈幻界的行當。
沒錯,四目正是打定主意要收胡梓墨作為開山大弟子,不光因為是他撿到得胡梓墨,更是因為這孩子天生聰慧(其實是為了營造一個類似神童的人設,好讓自己有著被人收養的價值),且靈性十足。
不光是修道的好苗子,哪怕不當道士,而是做些別的什麼營生,未來也絕對平凡不了。
有著這麼一塊良才美玉主動送上門來,不正是代表著兩者之間的緣分麼。
而他四目出師下山,也是要建造屬於自己這一脈的道場,畢竟就算出師了,也還有著茅山弟子的名頭,但山門卻不會在免費提供資源養你。
要知道茅山弟子眾多,出師的就不少,更別提還在山門當中修習的新弟子們,茅山根本就沒那麼多錢財來供養。
只能是讓已經出師的弟子們下山,自己找營生的路子,掙錢養活自己,甚至還需要把掙來的錢財分出一部分送回山門,不然人家茅山憑啥白養你還教你道術法術啊!
像是四目這種孤兒出身,被茅山弟子下山遊歷撿到,並帶回山門撫養長大,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所以收留撫養,提供保護還傳道授業之恩,在其出師下山之後,也是必須得反哺山門。
當然茅山門規當中自然不會有這麼一條規則,但別說他們道士了,就算是個正常人,也得講究個‘有恩必還’啊!
所以已經出師得弟子們,會把掙來的錢財反哺送回山門一部分的情況,幾乎已經成了整個茅山的潛在規則,而所有茅山弟子也都默默遵守著這條潛規則,當然敗類哪裡都會存在,茅山門中自然也不例外。
但這類的弟子,卻是極少數的…
其實,努力掙錢,儘快建造屬於自己道場的四目,在眾多同門當中,也並不算是多麼奇怪的想法行為。
因為既然已經出師下山,雖然還屬於茅山弟子,但卻可以開山收徒,傳承自己這單獨一脈的道術法術。
說到這裡,可能就有人問了,都是茅山弟子,所學所傳承得難道不都是一樣的嗎?
其實不然,茅山弟子們的確都是拜得同樣的祖師,也就是三茅真君,甚至傳承的根本道法也都一樣,都為為上清大洞真經。
所有茅山弟子們修煉的根本道術,都是上清大洞真經,但學習修煉的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