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張禟以詩為禮 (第2/2頁)
順心平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了。”
隨著張禟清了清嗓子,面露鄭重之色地念道:“神龜雖壽……歌以詠志。”
不多時,一首二十多年後的四言律詩就以這種形式提前出世了。
當張禟把這首屬於曹操的《龜雖壽》朗誦完了之後,還特意看了曹操一眼。
而此刻的曹操沒有注意到張禟投來的目光,,因為他現在正細細品賞這首原本屬於他的詩。
蔡邕的反應則是出乎眾人的意料,只見他愣神在原地,口中喃喃自語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好啊!作得太好了!”
這首《龜雖壽》實在太符合蔡邕了,曹操也是五十多歲時候寫的《龜雖壽》,正好對應著現在五十多歲的蔡邕。
即使年齡大,但是一樣可以有雄心壯志。
良久過後,蔡邕眼露欣賞看向張禟,稱讚道:“好!好!匡胤你這首詩好!”
“古玩玉器有天價,而你這首詩實屬無價,你這首詩是老夫收到最好的禮物!”
曹操心中有種莫名的感覺,感覺這首詩似曾相識,卻又毫無印象,心中也只能直呼道:“怪哉!真是怪哉!”
衛仲道瞪大了雙眼看向張禟,他實在想不到,在他眼中是一介武夫的張禟,居然能夠寫出這首詩,心中不由懷疑道:“這詩不會是他抄的吧?可是這也不對啊,這首詩做得的確好,如果是他人所作,早應該傳遍大江南北。”
“難不成真的是張禟作的?”
正值壯年的袁紹,對這首詩不能像蔡邕那樣做到感同身受,只是單純覺得這首詩不錯,心中不由暗暗稱奇道:“沒看出來,這個張禟還是一個文武全才,不枉我下這麼多功夫拉攏他。”
至於劉備、孫堅跟袁紹一樣,沒辦法身臨其境感受這首詩的意境,但也覺得這首詩朗朗上口,是一首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