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忽悠太史慈 (第1/2頁)
順心平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張禟說讓東萊太守來當太史慈的替死鬼後,張禟就緊盯著太史慈,想看看他會做出什麼的抉擇。
太史慈聽後,臉上沒有露出任何猶豫之色,目光堅決地搖了搖頭,正色地說道:“侯爺的辦法,我覺得不怎麼樣!”
“如果我這麼做了,那我還算是人嗎?”
“我還是剛才的話,一人做事一人當,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我一個人做的,與任何人都無關!”
“侯爺的辦法雖然不錯,也的確可以救到我,但以慈的愚見來看,似乎有些欠缺考慮。”
“侯爺的好意,慈心領了。”
張禟面露讚賞之色看向太史慈,不愧是矢志全忠孝太史慈,而且說話進退有度。
先是肯定了張禟的方法不錯,又以“自己的愚見”推辭了張禟的方法。
張禟露出讚賞之色,笑道:“太史子義,我果然沒有看錯你。”
太史慈不知道張禟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是淡淡地回答道:“侯爺,過譽了。”
“不知道侯爺今天來找我是有什麼事嗎?”
張禟坦然直言道:“是有一件事來找你,我是來救你出去的。”
太史慈心中更加疑惑了,自己確定自己和張禟素不相識,可是張禟為什麼會特意來救自己。
但太史慈的確想出去,最後還是問道:“不知道侯爺打算如何救我?”
接著太史慈又補充一句,說道:“如果侯爺還是讓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卸在太守身上的話,那還請侯爺不要說了。”
“雖然說大丈夫能屈能伸,但慈認為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張禟一臉輕鬆地笑道:“我救你出去,還需要你把事情推到別人身上?那你也太小看我了。”
太史慈不解地問道:“那侯爺剛才為什麼還說推到太守身上。”
張禟解釋道:“剛才我之所以說把所以事情推到東萊太守身上,只不過是想試探你的為人罷了,看你值不值救而已。”
太史慈問道:“試探?慈不太明白侯爺為什麼要在下?”
張禟緩緩說道:“不錯,就是試探你。我曾經聽說過東萊郡有一個好漢,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
“但青州和荊州路途遙遠,心中雖然有結交之意,卻只能藏在心裡。”
“今日偶然得知你冒充朝廷官員,被關入監牢,心中頗為疑惑,傳聞中的你可不會幹這種違法亂紀的事情。”
“於是,我便來試探一下你,看看到底是以訛傳訛,還是另有隱情。”
“從剛才對話中,我就知道你還是那個矢志全忠孝太史慈。”
張禟這一番洋洋灑灑的話,倒也算是有些符合情理。
太史慈聽後,思考片刻後,主動承認道:“慈這件事做得的確不對。”
張禟笑道:“很多事情沒有對錯,只有立場問題。對於青州刺史來說,你做錯了,但對於東萊太守來說,你又做對了。”
“你不必糾結這些。”
太史慈點了點頭,說道:“侯爺所言有理。”
隨即,太史慈鄭重朝著張禟一拜,說道:“侯爺今天救我出去,他日侯爺用得上慈的時候,只要侯爺不嫌慈綿薄之力,慈一定竭盡全力相助侯爺。”
張禟一邊喜上眉梢,一邊快速扶起太史慈,正色地說道:“子義你太過謙虛了,你的能力,別人不知道,但我知道。所以希望以後我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夠助我一臂之力,幫助我事半功倍。”
太史慈搖了搖頭,說道:“不是我過謙了,是侯爺你過譽了,侯爺你可是平定黃巾叛亂的功臣之一,而我連這間牢房都出不去,何必幫助你事半功倍?”
張禟笑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更何況你一身的武藝,將來一定有用到你的時候。”
太史慈想了一下,認為自己不瞭解張禟的為人,又小心謹慎地說道:“天生我才必有用,侯爺說得太對了。只要不是傷天害理之事,慈一定鼎力相助侯爺。”
張禟點頭道:“放心,絕對不會是傷天害理的事。”
即使有傷天害理的事情,張禟會讓別人來做。
太史慈問道:“不知道侯爺如何救我出去?”
張禟笑道:“我們現在就能走了。”
太史慈一愣,再次強調說道:“侯爺,如果是把事情推卸到太守身上,我是不會走的。”
這個太史慈怎麼這麼囉嗦,我像是那種會栽贓別人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