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溪聽水夜半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十天裡,張好古過得十分愜意。他先是購買了一些登州當地的特色產品,這些商品不僅可以作為禮物送給京城的親友們,還能讓他們感受到登州的獨特風情。此外,他還會時不時地到附近的漁村逛逛,欣賞美麗的海景,並品嚐新鮮的海鮮美食。還對村民加工海參等海產品檢視質量。
當然,除了購物和遊玩外,張好古還有其他的興趣愛好。當他閒暇無事的時候,就會前往登州火器廠參觀學習。因為王徴經常在那裡出現,所以兩人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交流。
在交談中,張好古發現王徴擁有著極其豐富的知識儲備,這讓他對世界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特別是王徴對力學的深入理解和精彩講解,首次提出了重力學說,這一理論在當時的西方也是領先的。同時,王徴堅信地球是圓形的觀點,這在時間上同樣早於西方。
除此之外,王徵在風力和水力的運用方面可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他以其獨特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藝,巧妙地設計出各種令人驚歎的工具,將自然力量發揮到極致,展現出卓越的創造力。無論是風車還是水車,都成為了他手中的傑作,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而在機械領域,王徵更是透過齒輪製造出了高效的減速機,這一創新成果已經得到了成功應用。這種減速機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能源消耗,對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的發明和創造,為後世的機械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至於數學,王徵的造詣同樣不可小覷。他的數學水平與他的師兄孫元化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他深入研究數學理論,推陳出新,為數學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面對如此眾多的優秀人才,張好古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惋惜之情。大明時期並不缺乏傑出的人才,但在知識的應用、推廣和傳承方面卻存在著不足之處。隨著大明王朝的更替,許多寶貴的知識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承,逐漸失傳於世。
張好古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些寶貴的知識斷流。他渴望著大明的繁榮昌盛得以延續,不願看到歷史的倒退。因此,他將竭盡全力,積極推動知識的傳承和發揚,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隨著離開登州的日子臨近,師兄孫元化顯然非常捨不得張好古離開。因為張好古總能清楚地闡述各種知識點,這給孫元化帶來了很多啟發。在學習西方學問的基礎上,孫元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尤其在數學方面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除了學術上的交流外,張好古還提醒孫元化,在皮島的將領中,要謹慎使用。除了張濤之外,其他人都需要警惕。雖然可以任用他們,但絕對不能讓他們領軍作戰。孫元化對此表示理解,並答應會小心處理。至於有沒有往心裡去,張好古也不知道,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學名張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