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錄取 (第1/2頁)
北有子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教令院便在須彌的公告欄上發了則通告,有一個音樂生的名額,可透過筆試,面試等綜合成績排名進行招錄。
徵羽站在旁邊看著,這裡擠滿了人群,好多人都在報名。
那可是教令院,學者的天堂,也是須彌對於知識最權威的地方。
徵羽同她們一樣,也報了名,沒有將姓氏加入,僅僅只是“徵羽”這個名字。
白天一如既往地在大巴扎進行商業演出,晚上則看資料惡補。
筆試的內容不算難,甚至稱不上是一個考試,而是在半個月後上交一篇有關音樂方向的研究論文。
這個內容不能僅僅包含音樂,雖然是音樂生,但也不可與其他六個學派相孤立,反倒要進行進一步的融合。
這麼來講,範圍反倒更廣,更難了。
最後的幾天,不僅晚上惡補,就連白天演出的間隙,許多人也會看見徵羽埋頭苦讀的模樣。
候場室裡,徵羽座位旁邊,會時常重新整理一些論文期刊,徵羽不知道這是誰的書,一直也沒看。
直到後來,在她的化妝臺前,憑空出現了一個論文。
標題很是醒目:
《多重證據法的運用與深化———須彌音樂學史證正規化研究》
徵羽皺著眉頭,拿起論文向周圍人問道:“這是誰落我這的?”
其他同事紛紛搖頭:“我們還以為那是你的。”
徵羽又去期刊查了查,發現這項研究並未發表,她心生疑惑,難道是其他考生的?
徵羽緊忙將論文放好,裡面的內容連看都沒看。
她還將其放在了失物招領檯上,並在演出後跟大家講丟失論文的可以去那裡領,只要能說得出名字就行。
但沒有人去。
角落裡的贊迪克無奈嘆氣:“……”
接著是交論文,等成績,報名者數百人,可名額卻只有一個。
與徵羽當年考入楓丹音樂學院的流程不同,那裡是音樂的殿堂,比起文化知識,那裡更注重學生的演出效果。
比如嗓音,體型,氣質等等。
可教令院不一樣,他們更注重論文的研究。
因此,論文筆試是唯一透過透過初賽的方式,並且進入面試的比例為1:5。
成績下來的那天,徵羽剛好第五名。
緊接著,她開始準備面試。
面試都考什麼呢?會是視奏嗎?還是要準備曲目?有樂器要求嗎?
因為教令院也是頭一次招音樂生,有關考題方面,沒有任何的歷年真題,甚至連範圍也沒有。
這使得徵羽也不知道要如何去準備了。
既然這樣,就只能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幸運的話,或許可以逆風翻盤,其餘的,就聽天由命。
承認自己技不如人也不是什麼難事。
很快,便到了面試的那天。
能夠走到面試的只有五個人,徵羽排在最後,她看了看前四名,她們都帶了自己擅長的樂器。
徵羽低頭看了看空空的雙手,在心裡微微嘆氣。
樂器太貴了,她的摩拉不夠,並且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磨合,按照教令院的想法,大機率不會考他們樂曲視奏。
應當是會問一些社會歷史性問題,與因論派或知論派的知識相聯絡。
他們需要的,可能不是獨立的音樂生,甚至不是以音樂為目的,而是要開展另一個,與其他六個派別不同,卻又相關聯的一個領域。
在備考室候考的時候,門是開著的,幾名考生都低著頭,不知在準備什麼,恍惚間,徵羽好像看見了一抹青色的身影以極快的速度走過。
她的眉頭微皺。
贊迪克?
他怎麼會在這?
不對,他應當在這的,畢竟這裡是教令院,他要不在這才奇怪。
“請5號考生入場。”
徵羽深吸一口氣,在門口整理了下裙襬,這才走了進去。
裡面的教室不算大,卻也不小,至少能容納30個人左右。
他們把桌子連成一排,一共八個評委,講臺上單獨放了個桌子,幾個評委低頭說了幾句,然後對著徵羽做了個請坐的手勢。
“考生你好,恭喜你進入面試環節,接下來我們會出5道題目,答題時間不超過20分鐘,請問你準備考了嗎?”
徵羽點了點頭:“準備好了。”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