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楚山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物學家達爾文在讀了《天工開物》之後,把它稱之為‘權威著作’,並把華夏養蠶技術措施作為論證人工選擇和人工變異的例證之一。”

“等等,不勝列舉。”

“最可笑的是,後來滿清王朝滅亡後,人們想要尋找《天工開物》這本書,在國內竟然找不到,後來才偶然在倭國發現了《天工開物》,幾經周折,找到了《天工開物》的原始中文刻本,並把它重新引入國內,找回了這本原屬於華夏的科學技術著作。”

“而後面的故事你也知道了,四海蠻夷強大起來了,轉過頭來就將華夏當成了口中肉,腹中食。”

說到這裡,朱辰都難免有些氣憤了。

更不要說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朱元璋了。

明明是華夏人民的智慧結晶,偏偏自己不懂得珍惜,而人家卻是如獲至寶,最後還反過來一腳踩在你臉上,嘲笑你不懂得珍惜,而你還要舔著臉去求人家把那東西給你復刻回來。

朱辰道:“不僅僅是《天工開物》,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火藥,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哪一樣不是深遠的影響著整個世界?可偏偏我們的統治者只知道用儒家經典去控制讀書人的思想,卻從未想過,文化知識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指導人們科學的認識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從而改變這個世界。”

朱元璋久久無言。

朱辰口中的統治者又何嘗不包括他?

朱辰道:“當然,並不是說文章思想不重要,但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僅僅是注重文化知識在思想傳播上的作用,而不去關心文化知識在生產上的作用,是不可能走得遠的,就像一個人走路,只有兩條腿才能走得又穩又快,如果僅是一條腿的話,不僅走得慢,而且很容易就會掉進溝裡。”

“所以,我說的分科,是在文章思想外,再增加一門學科,理學。”

“理學?”

朱元璋聞言不由得一怔。

他認知裡的理學,是在宋元明時期興起的一門新的學說,所謂理學,實則禪學也,主流有程朱理學。

但是他知道,朱辰說的應該不是這個。

果不其然。

朱辰道:“我這裡說的理學並非程朱理學,而是一門研究物質世界基本規律的科學。”

“科學?”

朱元璋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

科學這個詞他聽朱辰提過了許多次,但說實話,他到現在也沒有搞懂這是一門什麼樣的學說。

朱辰喝了一口茶後,道:“還記得我之前講過,這個世界是一個物質的世界,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其運動的規律,並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

朱元璋點頭,他當然記得朱辰的這個話,那是第一次帶朱標和劉基來書店,探討慧能法師風動幡動亦或是心動那個禪理小故事時候說的,當時就讓他和朱標劉基三人三觀顛覆。

“那你有沒有想過,水為什麼會往低處流?蘋果為什麼是往地上掉?鳥兒為什麼可以在天上飛?曲轅犁為什麼更節省人力畜力?我們人體究竟由什麼構成?還有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究竟是天圓地方還是一個球?天上為什麼會下雨?打雷又是怎麼一回事?太陽東昇西落是地球繞著太陽轉還是太陽繞著地球轉?”

一連串問題,直接把朱元璋給問懵了。

基本上都是他日常見到的東西,可是他似乎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甚至沒有主動去想過為什麼。

朱辰道:“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認識它們,揭示它們發生的現象和過程的實質,進而掌握這些現象和過程的規律性,透過規律預見新的現象和過程,並利用這些規律為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人類想要達到的目的,這就叫科學。”

“你也許會說,我們不去搞懂這些東西,似乎對我們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影響啊?”

“但是你想過沒有,我們搞懂了蘋果為什麼落地,鳥兒為什麼在天上飛,也許有一天我們就可以像鳥兒一樣飛向天空,我們搞懂天上為什麼下雨,也許有一天我們就可以人為的控制降雨。”

“我們不妨假設得再大膽點,假如大明能夠搞懂人體的結構,搞懂各種生病的原理,那麼,朱元璋的大孫興許就不會早夭,馬皇后可能還能多活幾年,太子朱標也有可能不會因為一場病就薨逝。”

話音落下,朱元璋呼吸急促,一雙虎目瞪得渾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卡牌新世界

卡牌新世界

塵心荒言
關於卡牌新世界:這是一場來自卡牌的饕餮盛宴,這是教科書般的卡牌新時代!讓卡牌從這裡開始,風靡世界!不是偽學霸》已上崗!請大家支援一波!正所謂:推薦美一生,收藏富三代,留下評論走,必成高富帥!
歷史 連載 74萬字
快穿:投餵男主

快穿:投餵男主

一鹿花生
關於快穿:投餵男主:已經身死的小甜姑娘,為了獲得新生,只能遊走於各個書中世界,改寫各色女炮灰的悲慘命運。可一沒系統,二沒金手指,只能任命低聲下氣的努力做飯,餵養各色男主。還好諸為男主都不挑食,都選擇只被女主投餵。畢竟人家男主都說了:“要麼吃飯,要麼吃你,畢竟,你才是主食,嗯?”
歷史 連載 12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