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從一枚小小的梭子開始 (第1/2頁)
楚山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改變總是困難的,對於個人而言都已經是這樣,更何況是對於國家這麼大一個機構而言?
國家的改變又稱之為改革,改革從來都是需要壯士斷腕般的大勇氣。
朱元璋能夠從草根走到帝王,自然是非常之人。
但是對於改革大明,他也一直舉棋不定,而且他更偏向於守舊。
直到聽到朱辰的反問,他才猛地一驚。
不去改變,或者說去抑制生產力,減緩這種改變,真的好嗎?
或許,這樣能夠求得一時的平穩,就像現在這樣。
但是,大明的未來不會改變,而且在更遠的未來,華夏的子民更是一度淪為他們曾經輕視的蠻夷的口中肉,腹中食。
改變!
可是改變了呢?大明又會走向何方?
朱元璋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朱先生,如果大明在洪武皇帝的時候有機會去做出改變,那又會怎麼樣呢?”
“如果嗎?”朱辰反問。
朱元璋點頭:“對,如果。”
朱辰回道:“既然是如果,那麼我們就大膽點,假設你就是朱元璋,你能夠從根本上去改變大明,放開儒家思想的禁錮,放開重農抑商的抑制商業的政策,那麼將會攻守之勢異也。”
“大明本來就比四海的國家要更加強大,如果能夠更早的走上發展改革的道路,那麼毫無疑問,大明的將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領先整個世界一大截。”
“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累積到一定量之後,工業革命萌芽,資本將不會僅僅滿足於大明國內的市場。”
“那麼在資本逐利的強大動力驅使下,大明將會走上殖民的道路,從周邊的落後小國開始,逐漸的越走越遠,直至殖民全世界的,到時候,只有有人的地方,就有大明的旗幟。”
“與此同時,因為大量的資本被累積到大明,大明將會爆發工業革命,進而創造更為恐怖的生產力,完成整個社會的變革。”
其實這段話,朱辰之前就已經跟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說過,只不過當時的他們並沒有聽得太懂。
但是現在,他們基本上能聽懂了一個大概。
殖民全世界?
用全世界的資源來不斷推高大明的生產力,而大明生產力的提升也會促使大明不斷的去掠奪全世界的資源。
想想都覺得有些心驚膽跳。
太大膽了。
這個想法簡直是駭人聽聞。
不過冷靜下來的朱元璋還是有疑問。
“可是四海那些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又有何東西是值得咱大明去掠奪的呢?”
“這你就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朱辰沒有想到老黃的思想這麼狹隘,似乎還停留在古代一樣。
他搞不明白是為什麼?
但是他也有一種教育他人的愉悅感,畢竟人都是好為人師的。
“華夏雖然地大物博,但每一個地區同樣都有每一個地區的資源,別的不說,光是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就已經足夠大明去壓榨利益的了,更不用說,各地還有大量的黃金白銀,各類農林礦產資源。”
“就拿倭國來說,別看倭寇的地方小,但在他們的國土上就有一處巨大的銀礦,如果大明能殖民倭國,透過培植傀儡政府控制整個倭國,然後用他們的廉價勞動力來開採這處銀礦,再用銀礦的一小部分來供養這些廉價勞動力以及控制倭國的政府,而大明則幾乎沒有付出什麼代價,便可以獲得絕大部分的銀礦。”
“你可以想象這樣一個畫面,大明殖民倭國,然後派出一支隊伍前去倭國主持開採銀礦,不久之後,大明的一個港口前,將是一艘艘高大的商船來回穿梭,絡繹不絕,而每一艘高大的商船裡,裝的全是白花花的銀子,一船接著一船,源源不斷,那將是何等盛況?”
“到那個時候,大明如何不富有?”
“這還僅僅是倭國這樣的小國,更不要說像印度那樣的大國了。”
“如果大明真的能夠做到殖民全世界,那個時候的盛況簡直是無法想象。”
話音落下,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已然目瞪口呆。
三個人的腦海中更是不自覺的浮現出朱辰剛剛描繪的那一個畫面。
大明立國三年,看似欣欣向榮,實則百廢待興。
前不久,徐達等出征北伐,預算壓了又壓,但還是讓戶部叫苦不迭,因為大明國庫的銀子已經連續三年入不敷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