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朱元璋迷茫了 (第1/2頁)
楚山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錯。”
朱辰給了基伯一個讚賞的目光,點頭道:“人口當然是有限度的,所以人們的消費也是會有飽和的一天,這也就是資本的重要弊端之一,生產過剩。”
“生產過剩,指的是整個社會商品的生產總量大大超過人們有支付能力需求量的經濟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就會導致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
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都是一愣,他們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
朱辰已經見怪不怪了,解釋道:“經濟危機是一種較為複雜的經濟現象,我就簡單的說,就拿你們剛剛說的在大明成立布廠舉例。”
“一旦出現基伯剛剛說的布匹的生產已經遠遠超過了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簡單的說就是布賣不出去了的情況,你們想想,這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聽得很認真,但是對於導致什麼樣的結果一時間還真是想不明白。
朱辰也不需要他們回答,自問自答道:“發展到生產過剩的程度,織布廠的規模是不是已經很大了?至少擁有數以萬計的織布機以及數以萬計的工人,原材料,生產,銷售遍佈整個大明,當生產過剩出現時,最直接的結果是不是生產出來的布是不是賣不出去,只能積壓下來了?”
三人點頭,這是顯而易見的。
朱辰道:“布賣不出去了,那如果你們是資本一方的話,你們還會選擇繼續生產嗎?”
三人齊齊搖頭。
朱辰道:“當然不會,資本最根本的目的是逐利,虧本的事當然不會去做,那他們會選擇怎麼做呢?”
劉基當即回道:“會選擇減少生產。”
其實朱元璋也想說來著,只不過被劉基搶了先,只好把話嚥了回去。
朱辰點頭道:“不錯,會選擇減少生產,而資本一旦減少生產,是不是就會關停很多織布廠,是不是就有很多工人失業?”
三人點頭,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朱辰繼續道:“剛剛已經說了,出現生產過剩時,生產規模已經擴得極大了,從原材料,到生產,再到銷售涉及到無數的人,大量的工人都會因此失業,失業以後他們也就沒有了收入,消費能力會被進一步壓縮,是不是反過來加重了生產過剩?”
“這是不是就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而這個時候,資本家非但不會降低商品價格,他們反而會提高商品的價格,為什麼?因為他們要彌補銷量銳減的損失。”
“沒有了收入,商品價格還上漲了,這就會加劇了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導致社會動盪,嚴重時甚至爆發政變。”
話音落地,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傻眼了。
從一開始,朱辰給了他們織布機改良的方案,提高了織布機的效率,他們也利用這一點在大明開了織布廠並獲得了不菲的收益,而且就在不久之前,朱辰還給他們推演了織布廠擴張的恐怖效益,展現了資本恐怖的一面。
可是怎麼說著說著,就變成社會動盪?
連政變都來了。
那這還改變個屁啊,別變著變著他大明都沒了。
朱辰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喝了一口茶後,悠悠道:“但是,如果是對於大明而言,生產過剩還言之過早。”
言之過早?
朱元璋一怔,懇切的請教道:“還請朱先生指教。”
說實話,朱辰不喜歡指教之類的話語。
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大家的一場對於歷史的假設與探討,就類似於一壺濁酒喜相逢,笑談古今天下事。
不過他之前已經說過了,也就不想再提這個。
“在大明森嚴的封建制度下,別說是出現生產過剩了,就是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都夠嗆,所以,我們說的是一種理想的狀態。”
“假設真的能夠在大明將紡織業發展起來,因為是買賣做獨市,所以幾乎是處於壟斷的地位,整個大明市場都將會被佔據,這個市場本身就不小。”
“衣食住行,衣能夠排在第一位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所以,不僅僅是普通百姓,就是參與生產的工人也是消費者,因為生產力的提升,原本的棉布生產方式會被破壞,自己織布還不如買布來得划算,所以人們會由自己織布而轉向買布,這也擴大了市場。”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棉布是消耗品。”
“因為是消耗品的緣故,所以棉布的消費會相對較為持久。”
“所以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