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老謀深算 (第2/3頁)
楚山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為皇上效力了,皇上一定不要過於操勞,保重龍體要緊啊。”
朱元璋剛想要開口恩准李善長請辭,但李善長這麼一說,他突然就不想說了。
怎麼繞來繞去,又繞回到丞相這個問題上。
如果是以前,朱元璋一定不會覺得這話有什麼,因為李善長話裡話外都是對他的關心,只是順嘴提了一句中書省和丞相的事,而朱元璋定然會順勢詢問他丞相人選的事情。
丞相是一個國家至關重要的一個官職,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歷朝歷代都極其的重視,以前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但是現在的朱元璋不一樣了,他已經知道在不久的將來,洪武朝不僅因為宰相胡惟庸而殃及無數的人,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大案之一,而他也因此廢除了傳承了上千年的宰相一職。
朱元璋原本想著讓李善長辭官歸養,不再參和這其中的事情,能夠得個太平晚年。
但沒想到,李善長還是不死心。
在他沒有提及中書省和丞相的情況下,李善長在打感情牌的同時,不經意間又提及了丞相一事。
李善長啊李善長,看來你還是捨不得手中的權勢啊,臨退前還想要安排一波。
朱元璋把剛剛同意李善長退隱的話又咽了回去,改口道:
“善長啊,咱還有個問題想要請教你,如果咱恩准你歸鄉養老,你覺得誰最適合來做這個中書省的丞相呢?”
李善長顯然是有備而來,不假思索便回道:“臣以為,劉伯溫最合適。”
朱元璋卻是搖頭:“劉伯溫跟你年紀都差不多了,讓他做還不如你繼續做,況且前幾年咱已經問過他,他已經拒絕,咱總不能再厚著臉皮再去問他吧?”
“那……”
李善長沉吟片刻,回道:“那中書省參政汪廣洋如何,他老成持重,頗有學識。”
朱元璋並不表態,而是繼續問道:“還有別的人選嗎?”
李善長又說了兩個,但始終閉口不提現如今風頭正勁的胡惟庸。
“胡惟庸怎麼樣?”
朱元璋主動提起胡惟庸,審視的看著李善長。
李善長卻是擺手道:“不妥。”
“為何?”朱元璋追問。
李善長回道:“胡惟庸做事偏激進,不計利弊,一心想要建功立業,他若是掌了大權,必定不顧一切想要做一番事業,那樣,恐怕會搞不好同僚之間的關係,容易把事情搞僵。”
朱元璋聽著臉上不動聲色。
這話說得藝術啊,明貶暗褒,而且恰好切中了朱元璋想要敢作敢為人才的要害。
“胡惟庸是你的門生,你的侄子又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咱覺得胡惟庸還不錯,你怎麼話裡話外都是對他的不滿與挑剔呀?”
李善長回道:“皇上,正是因為胡惟庸與臣牽扯頗多,臣更不贊成他出任中書省丞相,以避朝中非議啊。”
朱元璋點了點頭。
“好了,咱知道,你先退下吧。”
“那臣先告退了。”
李善長退下後,朱元璋卻是不禁搖頭長嘆一聲。
如果不是自己已經知道了歷史,定然要被這李善長給算進去了。
在自己暗示他該退下之後,李善長當即借坡下驢,主動提交了辭呈,並且承認是自己糊塗了,連自個的年齡都記不住了。
隨後又大打感情牌,眼角的一滴淚惹得知道真相的朱元璋都感動到了。
這一切的鋪墊,都是為了中書省丞相一事。
見自己不提,他又不經意間提了一嘴,引導自己去說這個話題,並且故意不去提胡惟庸,讓自己忍不住來提。
而且提到了胡惟庸之後,李善長話裡話外都是對胡惟庸的不滿與挑剔。
因為他知道,他越是這樣說,朱元璋才會越放心的去用胡惟庸。
“善長啊,你還真是老謀深算啊。”
在不得不提交辭呈的情況下,李善長竟然來了這麼一套組合拳,先是瞞天過海,進而來個欲擒故縱,最後再來一個以退為進,從而將他的得意門生胡惟庸推向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明宰相之位。
如此一來,李善長就算是告老還鄉,仍舊可以控制住大明的朝堂,擁有除了皇上以外最強大的話語權。
如果李善長願意安心養老,朱元璋也願意給李善長一個太平晚年。
可是,權力這個東西真的是讓人痴迷,給了李善長的那一天開始,就跟肉一樣長在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