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洪武十一年九月 (第2/3頁)
使用者663710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思片刻,緩緩搖頭):這我倒未曾聽聞,不過陛下對皇陵之事向來上心,說不定近期會有安排。
旁白:眾人又聊了一會兒,各自散去。劉璉心中卻對朝堂局勢和皇陵之事充滿了好奇和擔憂。
第三幕:皇宮密談
旁白:與此同時,在皇宮內,朱元璋正與李善長秘密商議著皇陵的事情。
朱元璋(微微皺眉,看著李善長):善長啊,朕近日一直想著皇陵之事,這是我朱家的根本,絲毫馬虎不得。
李善長(恭敬地說道):陛下所言極是,皇陵的建設和祭祀關係到我大明的國運和陛下的家族榮譽,必須慎重對待。
朱元璋:朕打算近期前往鳳陽皇陵祭祀,順便看看皇陵的建設進度。你覺得如何?
李善長:陛下親往祭祀,乃是對祖先的敬重,定能讓祖先庇佑我大明。不過陛下出行,還需做好周全的安保措施。
朱元璋:這個朕自會安排。還有,朕想追封對皇陵建設有貢獻的人,比如劉繼祖,他當年對朕有恩,朕要追封他為義惠侯。
李善長:陛下此舉真是仁厚,劉繼祖若泉下有知,也定會感激陛下的。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此事就這麼定了,你去安排一下相關事宜。
李善長:臣遵旨。
旁白:李善長退下後,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皇陵祭祀和邊疆征討對大明王朝的重要性,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國家的命運。
第四幕:街頭偶遇
旁白:劉璉在離開友人府後,獨自在街頭漫步,思考著朝堂上的事情。這時,他遇到了宮中侍衛李進。
劉璉(上前打招呼):李侍衛,許久不見,近來可好?
李進(連忙行禮):原來是劉公子,在下一切安好。劉公子這是要去哪裡?
劉璉:隨便走走,對了,李侍衛,你在宮中當差,可曾聽聞陛下近期有前往鳳陽皇陵祭祀的打算?
李進(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劉公子,此事還未公開,但確實有這回事。陛下打算過幾日就啟程前往鳳陽。
劉璉(心中一驚,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多謝李侍衛告知。
李進:劉公子客氣了,這也不是什麼機密大事,只是還未對外宣佈而已。
旁白:劉璉與李進又聊了幾句,便告辭離開。他心中暗自想著,陛下前往鳳陽皇陵祭祀,說不定會有大事發生。
第五幕:出征前夕
旁白:傅友德、藍玉和沐英三位將領回到府中後,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出征事宜。這一日,他們三人聚在一起,商討著出征的細節。
傅友德(看著地圖,神色嚴肅):雲南地形複雜,我們必須制定詳細的戰略計劃。藍將軍,你有什麼想法?
藍玉(指著地圖,大聲說道):依我看,我們可以兵分三路,一路正面進攻,吸引敵軍主力;一路從側翼迂迴,包抄敵軍;還有一路則負責斷後,防止敵軍逃竄。
沐英(微微點頭,補充道):藍將軍所言有理,但我們還需考慮到雲南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準備好相應的物資和裝備。
傅友德:沐將軍說得對,此次出征,我們不僅要打仗,還要保障將士們的生活和安全。大家務必做好充分的準備。
藍玉:放心吧,傅將軍,我已經讓手下計程車兵們加緊訓練,就等出征了。
沐英:我也在籌備物資,確保軍隊的後勤供應。
傅友德(滿意地點點頭):好,有你們二位相助,此次征討雲南,定能成功。我們一定要在陛下祭祀皇陵之前,傳來捷報。
旁白:三位將領信心滿滿,對此次出征充滿了期待。他們深知,此次任務不僅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報答朱元璋的信任。
第六幕:皇陵祭祀
旁白:幾日後,朱元璋帶著一眾大臣和侍衛,前往鳳陽皇陵祭祀。到達皇陵後,朱元璋神情莊重,親自獻上祭品,行三跪九叩大禮。
朱元璋(跪在皇陵前,神色虔誠,低聲說道):列祖列宗在上,今日朱元璋特來祭祀,望祖先庇佑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此次征討雲南,也望祖先保佑我軍旗開得勝。
旁白:祭祀完畢後,朱元璋在皇陵周圍巡視,檢視皇陵的建設情況。
朱元璋(對負責皇陵建設的官員說道):皇陵的建設關係重大,你們一定要用心,務必保證工程質量。
官員(連忙跪地,惶恐地說道):陛下放心,臣等一定竭盡全力,不敢有絲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