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長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自己山崩,太上皇都未必會仙逝。
他已經等不及了,雖不敢有弒父之心,這個難度不亞於當初鐵網山之變,但最起碼,他不能年復一年地做一個傀儡皇帝。
泰啟帝鉚足了勁要和太上皇扳手腕,決定不惜一切代價。
橫豎,太上皇如今只有他一個兒子,他當初不光將泰啟帝的其他兒子全部斬殺光了,還將所有的孫子都幹掉了,若是太上皇廢了他這個皇帝,那就只能從旁支去選繼承人。
當老子的狠,當兒子的也不賴。
“並無!”心裡打定了主意,泰啟帝道,“他一個孩子,不過八歲,當時也是兇險至極,被流民追殺,才跑進了寧國公府的後院。”
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但熊弼臣才從外地趕來,知道的並不多,且,泰啟帝心裡有了算計,此時也不吝向熊弼臣說些當時的情形,適當帶動引導。
“那些流民,據說也是賈珍安排,沒打算給賈琮活路。”泰啟帝嘆了一口氣,“誰能想到,寧榮二公當年是何等英雄人物,後輩無才也就罷了,竟是如此不濟!”
熊弼臣是何等樣人,若論天下帝師,這一位敢站出來,便無人敢說自己行。
若他對如今朝中的局勢沒有把控,對兩宮之間的爭鬥不瞭解的話,他來上京就是送死。
只他沒有想到的是,泰啟帝為了與太上皇鬥法,打算將一個孩子拉扯進來。
熊弼臣不由得開始同情那個未曾謀面的少年天才了,心中為之惋惜不已,別說一個八歲的孩子了,便是一個八十歲,活成了精的權臣,如內閣閣臣,也不敢做這樣的嘗試。
天子一怒,不管是誰,親兒子都能眼睛都不眨一下地就殺了。
熊弼臣痛心不已,泰啟帝既然當著自己的面說了,可是想自己能夠從中做點什麼?
他已經年歲大了,死不足惜,他若是因此而死,不管是太上皇還是皇帝,將來青史上必然要因為他的死而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既是如此,他又為何不為這少年英才鋪一鋪路呢?
“皇上,臣之前上書,臣願前來上京為皇子們師,也想趁此機會收賈琮為徒,如今臣已經遵旨,既然進了上書房,必要為皇子們講完《大學》,收賈琮為徒一事,還請皇上能夠成全。“
泰啟帝心中大悅,見熊弼臣離座跪地,他忙讓宋洪將其扶起來,“昔日,熊先生曾經做過朕的老師,今日便是老先生不曾教朕的皇子們,有這個要求,朕也樂見其成,也願意成全。”
“臣多謝皇上!”
“只是,老先生昔日曾為朕的老師,今日,朕有了疑惑,不知先生可願意為朕答疑解惑?”
熊弼臣已經猜到了皇帝想問什麼,既然來了京都,這就是無法避開的事了,他道,“臣不敢,但皇上有差遣,臣當赴湯蹈火!”
“朕相信,賈家一事,老先生應當已經知曉,四王八公祖上為我大順立下了汗馬功勞,有從龍之功。我大順不會做那狡兔死,走狗烹之事。可這些王公們的後人,老先生如今也看到了,何等不堪。”
熊弼臣不語,細細聽著。
“朕若責之過切,世人會如何看朕,以為朕行那涼薄之事;若朕放任不管,朝廷的顏面何在,法度何在?”
說完,泰啟帝看著熊弼臣。
到了要表態的時候了。
熊弼臣道,“皇上,太祖皇帝頒佈《大順律》為的就是戒示天下,準繩言行,懲治惡行,教化天下。”
“三司雖可定罪,可世間尚存情理,從古至今,情理與法理終究難平衡。於此,不知老先生可有教朕的?”
熊弼臣閉了閉眼睛,“想皇上心中已有乾坤,臣若收了徒兒,必然要力保徒兒於無辜。若皇上一言一行均是以天下百姓為重,皇上自可忖度,不必疑惑,更不必請教於臣。”
泰啟帝鬆了一口氣,道,“如今之天下,靠朕一人力挽狂瀾,朕實感費力,朕再三請求老先生能夠出山,也是想借老先生一臂之力,還請老先生不吝匡助!”
“臣竭盡所能!”
既然來了,熊弼臣便沒打算活著回去,將來能夠魂歸故里,他也就很知足了。
從臨敬殿裡出來,走不多遠,熊弼臣便被大明宮裡的戴權追上了,說太上皇有請。
空曠的大殿裡,因為熊弼臣的到來,而生了火盆,暖烘烘的,與昔日裡那寒風徹骨,朔風澆灌的景象完全不同,呈兩個迥異的世界。
今日的太上皇,從九天之上,下了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