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前後夾擊 (第2/2頁)
逍遙春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而已,僅有激烈大戰雙方兵力的一半。
可他們能夠起到的作用,卻是相當之大的。
這也是周亞夫的大膽之舉,平時用兵四平八穩的,相當穩健,可骨子裡也不缺乏冒險的基因,在有必要的時候,也是敢於冒險的,一如他當初在平定七國叛亂的戰役中所做的那般。
用計輕鬆拿下了柏城縣之後,周亞夫僅僅留下了3000兵馬,把守四面城門、城牆以及城內的府庫、縣衙等核心機構,並且派出大量巡邏隊,在街道上巡邏。
為了避免麻煩,不顧縣城百姓的恐慌,直接下令行人歸家,封閉城池,但凡有人在街上走動,都將被當成蜀軍斬殺,確保城內百姓不會生出什麼亂子來。
抽調了3000兵馬,分兵兩路,一路急行軍追上從柏城縣離開的蜀軍援軍,趁著蜀軍援軍與秦瓊、李嗣業兩路兵馬激戰正酣的關鍵時候,從後方捅出了致命的一刀。
蜀軍一方壓根就沒有想過,己方戰陣後方竟然會突然殺出一支兵馬,後方的柏城縣可是屬於他們的地盤,就算有兵馬前來,那也只會是己方的兵馬,不可能是敵軍。
根本就沒有任何防備不說,更是在開戰不久,因為秦瓊和李嗣業兩人太過勇猛,多名都尉、校尉都擋不住他們,反倒是被對方斬殺,在己方戰陣中大殺特殺。
無奈之餘將所有的預備隊都投入到了戰鬥之中,一點後備兵馬都沒有保留。
從身後突然殺出來的秦軍,雖然兵力不多,卻是恰恰打在了蜀軍的軟肋之上。
任何常規戰陣,除了最適合防禦的圓陣之外,其他陣型,攻擊最強、防禦最強的都是正面,側翼的防禦就有些薄弱了,對於後方更是不設防的狀態。
被秦軍從後方攻擊,蜀軍的下場可想而知,很多蜀軍士卒還沒有來得及轉身,就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整個陣型更是攪得四分五裂。
秦瓊和李嗣業兩人也都是一時名將,對於戰機的把握是相當精準的,看到蜀軍後路遭遇襲擊,陣型大亂的時候,當即下令加大攻擊力度,猛打猛衝。
兩路夾擊,蜀軍的陣型被徹底打散,成了一群散兵遊勇,面對陣型嚴整的秦軍士卒,是越發堅持不住了,更有秦瓊、李嗣業兩員猛將在戰場上縱橫。
原本還不分勝負的戰況瞬間被扭轉,對於蜀軍來說,局勢是直轉而下,被秦軍的前後夾擊給打崩潰了。
在冷兵器戰爭中,若是陣型破碎,那是極為難以反敗為勝的,或許有人能夠做到,可眼下的這兩支蜀軍卻完全沒有這個能力。
陣型一破,蜀軍的軍心、士氣還有戰心也徹底消散,很多人都不想繼續戰鬥了,只想著逃命。
而且來自後方的襲擊,讓不少蜀軍士卒都意識到,或許柏城縣出事了,否則不可能有敵人從後方而來,這也是蜀軍潰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補充了大批的府軍,缺乏戰鬥經驗,雖然那人數恢復了,可是戰鬥力卻是難以避免地下滑了。
在順風仗的時候或許看不出來,可一旦遇到絕境,或者需要依靠韌性的僵持戰中,這些缺乏經驗的府軍,就將自身的缺點完全暴露了出來,甚至還擴大化了。
不過半個時辰,兩路蜀軍援軍就近乎全軍覆沒,被當場擊殺乃至負傷後被殺的人,不過1000餘人,被俘虜的人數竟然高達1500多人,趁亂逃離戰場的僅有數百人。
戰場所在的位置地形開闊,四周無遮無攔的,一心逃命的蜀軍,秦軍兵力不夠,無法做到四面包圍,騎兵也在正面衝鋒,無法追擊每一個四散而逃的蜀軍敗兵,自然就讓不少人得以逃出生天。
但對於秦瓊和李嗣業兩人來說,趁亂逃離的蜀軍敗兵不過是纖芥之疾,算不得什麼,在從援軍口中得知柏城縣僅有不到3000兵馬駐防,並且戰力有限的情況下,根本顧不得休整,簡單地打掃了一下戰場,就率兵回援了。
雖然從目前而言,柏城縣周邊已經沒有了成建制的蜀軍,柏城縣的安全應該還是有保證的,不過兩人也都知道柏城縣的重要戰略意義,寧願放棄一些輕鬆的戰功,也要優先保證柏城縣的安危。
隨著秦瓊、李嗣業兩路兵馬大勝而歸,柏城縣的駐軍兵力瞬間暴漲到了萬餘人,加上幾員名將坐鎮,可以稱得上是固若金湯,就算蜀軍大軍攻城,也能夠堅持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