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後宮叫德妃.6_第十三章 嵐琪嫁女兒 (第5/6頁)
阿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宮,將已經準備的賞賜打發人送去四貝勒府,傳德妃娘娘的話,讓四阿哥不必進宮報喜,天色已晚,明日相見不遲。
&esp;&esp;因十月太后的大壽,今年宮裡不過中秋,可前陣子送來的器皿一半摻了贗品,榮妃氣得當著內務府的面砸得稀碎,之後就犯頭疼病不能起來,結果擔子又落在嵐琪一人身上。她忙得不可開交時,玄燁卻跑來找她的麻煩。
&esp;&esp;彼時嵐琪好容易得閒歇一歇,外頭通報皇帝駕到。她倒是心頭一喜,打起精神來迎接。玄燁面無表情地進了門。梁公公緊跟著,奉上一本摺子和一摞文稿。嵐琪笑道:“又來找我磨墨不成?”
&esp;&esp;玄燁卻睨她一眼道:“你自己念一念。”
&esp;&esp;嵐琪推開,搖頭道:“皇上,咱們還是守規矩些好,這是國家大事。”
&esp;&esp;玄燁惱怒地看著她,一手將文稿紙推過來,怒氣衝衝地說:“這是你兒子作的文章。”另一手按著奏摺道,“這是我們太子爺遞上來的方略。”
&esp;&esp;嵐琪被他這架勢嚇著了,顫顫地伸手將兒子的文章拿過來。虧得她從前被玄燁逼著看過許多深奧的書,不至於完全看不懂兒子這一篇對於河工之治的見解,可不曉得他是幾時做的,字跡也不像,不禁說道:“這不像是胤禛的字跡。”
&esp;&esp;玄燁把太子的摺子推給她,道:“這是謄本。你再看太子的摺子,朕叫你管好他們的呢?朕真是白高興了一場。”
&esp;&esp;稍稍猶豫後,嵐琪拿起了那本摺子。她似乎還是頭一回看太子的字跡,端正工整,一筆一畫,墨守成規,如同他的人生一樣被束縛了似的,叫人說不出的壓抑。再仔細看內容,大半篇的內容似曾相識。她怯然看了一眼玄燁,再拿過那所謂的兒子所著文章的謄本來,果然內容相近。可不知怎的,嵐琪忍不住想護著自己的孩子,小聲說:“興許是太子寫的方略出來後,胤禛覺著好,學著寫的呢?”
&esp;&esp;玄燁輕哼:“朕會不查清楚就跑來與你說?自然是他那篇文章做在前頭。那日朕與諸位阿哥、大臣提起太子的摺子,他立在人群裡氣定神閒的。你說若不是他給太子抄,或他已經知道太子抄了他的,他怎麼能不奇怪自己的心血被人奪去換取功勞?”
&esp;&esp;嵐琪心裡亂糟糟的,玄燁又在氣頭上,他來勢洶洶,合著這事都是她的錯,一時不服氣,將手裡的東西撂下,對皇帝正經道:“臣妾沒有千里眼、順風耳,臣妾怎知道他在宮外頭會做什麼?該說的不該說的可都說明白了。皇上要是捨不得罵兒子,跑來衝臣妾發脾氣也就罷了,可您非要怪臣妾不可,臣妾也不認的。”
&esp;&esp;玄燁被她激得要發作,可一陣火兒上來,瞬間就滅了。他是沒道理怪嵐琪,連他都被騙了,何況深居內宮的她。但嵐琪也不會得寸進尺,忙立刻站在他身邊輕輕撫背順氣,勸說:“要緊的是治河能否有成效,哪個的功勞,您慢慢算唄。若真是胤禛的錯,臣妾也不饒他。無論如何,總要給您一個說法。”
&esp;&esp;玄燁道:“現在回想,他那日一言不發,神情淡淡的看不出情緒,還真是養出一身好涵養了。可朕要是能明白他想做什麼,倒也放心了,就是怕他糊里糊塗做傻事,回頭真惹了什麼麻煩,萬一朕都不能為他周全,難道到時候再看著你傷心嗎?”
&esp;&esp;這番話訴盡帝王肺腑,更說進了嵐琪的心窩子,她曉得這是玄燁對兒子最大的肯定和信任。他口口聲聲把孩子們當棋子,心裡頭總還有自己想要守護的人和事。至少嵐琪明白,他一直希望他們的孩子能有所出息。可胤禛現在做事含糊曖昧,莫說皇帝要動怒,她心裡也煩躁得很,夾在這對父子中間,滿肚子的話又不知從何說起。
&esp;&esp;“中秋節雖不過,但孩子們總要進宮請安的,到時候臣妾替您問一問可好?毫無防備地提起來,才鎮得住他。”想了半天,嵐琪很小聲地說著,生怕再惹怒他,又道,“兄弟們之間往來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他們忠於太子,與太子和睦,難道不是皇上想見到的光景?您今日可是有些太激動了,至於曾經說的那句話,不也是說了不到萬不得已也不見得非要走那一步不可嗎?”
&esp;&esp;“可他們哪裡是真正和睦了?”玄燁哼笑。
&esp;&esp;“那您更要沉得住氣。說不好聽的,這才剛開始不是?”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