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伯爵。
身份可不低。
然而英雄遲暮,加上又殘疾。
其實也挺艱難。
畢竟,傷病痛苦不說,自己也無法廝殺馳騁。
很多老卒,在孤獨中度過,致使戰後創傷綜合徵更加嚴重。
過得更是痛苦不已。
是秦布衣,點燃了這些老卒的熱情火焰。
三年時間,齊州煥然一新,膠州一年不到,就大有成果。
如今秦布衣一句話,要來京都發展。
這些老卒,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卓陽看到秦布衣,那可是激動不已。
“布衣。”
“西山內的十個水泥廠已經開始投產了。”
“日常十萬斤是有的。”
“這只是開始。”
“後續還在增加。”
“如今人多,效率高。”
“咱們待遇好,工錢給的高。”
“大家都賣力的學……”
卓陽很是高興的分享著最近的情況。
水泥窯,說簡單簡單,說難也難。
因為沒有具體的配比。
想要燒出完美的水泥,是非常困難的。
成熟的工業配方,可是需要無數人力物力摸索的。
秦布衣直接從資料庫獲取。
倒沈略了很多麻煩。
水泥廠擴建,秦布衣也不擔心配方洩密。
當然,特別的配比,都是選擇信得過的軍中老卒。
尤其是有妻兒老小,足夠放心那種。
未來的大周基建,水泥這玩意兒,多少都不缺。
別說十個水泥廠。
秦布衣要的是百個,千個。
如今的水泥廠,因為是土法燒窯。
所以是人工密集型。
加上礦物運輸,人少了還真搞不轉。
京都畢竟是京都。
大周人才,人口,都在這一片聚集。
如果不是文管集團搞事情,故意噁心秦布衣。
這裡的做工的人手,還能增加數倍。
不過,因為物流體系,還有道路沒有完全建好。
運力不夠,資源物資也撐不起幾十萬人。
如今十萬到十五萬人上工,算是一個極限了。
若是沒有西山港,也就是後世的馬鞍山港口作為貨物週轉。
秦布衣還真的頭疼。
古代交通不便。
貨物運輸是個大麻煩。
秦布衣第一時間燒水泥,擴大生產。
就是為了先修路,建房子。
西山工業區的水泥和鋼鐵廠。
第一要務是將新城建起來。
最起碼。
在半年之後,冬天來臨前。
十數萬人能夠有容身之地。
雖說十數萬人之中,其實有大部分人,都是周邊來的普通農民百姓。
可這些百姓,總歸是可以吸納進西山工業城的。
“路修的怎麼樣了?”
秦布衣問道。
望遠鏡裡,能夠看到就近修了一條八車道的水泥路。
然而遠處就看不見了。
“西山城的主體中軸線道路,已經修出來了。”
“五萬多人一起修路,一個月時間,五十里的大道,直通西山港口和西山礦區。”
卓陽答道。
“我看這邊已經開始平整土地了。”
“第一批住房和廠房,在開始建造了嗎?”
秦布衣又問。
“這一批,是準備先建造庫房。”
“人多了,物資運過來,堆放的有些混亂。”
“西山城的庫房都被堆滿了。”
“就連軍營都佔了一些。”
卓陽回答。
十數萬人的物資。
齊州和膠州的工廠開足馬力在生產。
初期建造的水泥,磚頭,鋼鐵,都是齊州和膠州運來。
齊州那般缺少鋼鐵和其他礦物。
主要是開採運輸困難。
但不是說完全沒有。
還是能夠提供一部分。
另外,秦布衣的商隊主要在齊州活動。
走私購買了不少鋼鐵,和其他物資。
秦布衣的九萬水師,那貨船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