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決不投降(下) (第1/2頁)
站著寫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瑜見張昭一人留下,知道張昭定然還有話要和自己說,他將程普等將領好生勸走,自己走到張昭身邊,恭敬地行了一禮道:“張公,可是有事要吩咐?”
對於謙遜有禮的周瑜,張昭還是很認同的,這些年接受託孤重任的兩人一內一外相處得倒也頗為融洽。
張昭拍了拍身邊的座位:“公瑾,老夫年邁最近這些天也沒休息好,你坐下來和我說幾句話可好?”
周瑜收斂之前激動的情緒,跪坐在張昭身邊,像一個等候老師開口的學生。
張昭看著周瑜,年輕的朝氣,敢打敢拼的膽氣,心中生出一絲羨慕,開口道:“今日見到你方知自己已老,歲月催人老哪怕不服也不行,公瑾,我們共事多久了?”
張昭突然開始敘舊讓周瑜為之一愣,他回憶了一會兒說道:“建安三年我自壽春回江東,已然十年有餘。”
張昭摸了摸有些花白鬍子,嘆了口氣道:“真快啊,都十年了,看著你和伯符開疆拓土,打下偌大的揚州,現在想想實屬不易。”
周瑜看著感慨萬千的張昭,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張公謙虛了,當年我和伯符也就現在仲謀這麼大,年少氣盛,做事衝動,也虧了您在一旁規勸,我們才沒犯下大錯,有了這六郡之地,只可惜伯符英年早逝。”
提到孫策,張昭神情有些暗淡,他低下頭,眼眶有點泛紅,“都怪我,我當年要是再強硬一些勸諫伯符,讓他少些殺戮,少以身犯險,可能他就不會死了。”
張昭有些哽咽,繼續說道,“多好的孩子,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還未及冠,腹有韜略,胸懷大志,子綱起初還不看好他,誰曾想創下如此基業,若沒有曹操將父仇遷怒於無辜百姓,我可能都沒來江東。”
說起往事,年長的人總是很難控制住情緒,不禁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周瑜在旁也被感動,眼眶溼潤。
過了片刻,張昭收拾好情緒說道:“伯符臨終前將他家人託付給我們,這些年我一直盡心竭力,但這次面對曹操,我發現自己真的無能為力,投降是我能想到的保住伯符家人的唯一辦法。”
周瑜看著真情流露的張昭,開口說道“張公,我和伯符一直以您為師,敬佩您的為人,沒有人會認為您要投降曹操是為了貪圖富貴,這一點仲謀也是知道的。
我昨日回來,老夫人也召見了我,詢問我對此戰是否有把握。
請您相信我,伯符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我對他們的感情並不比您少,若真是勝算渺茫,我也不會去冒險的!”
說著他起身行了一個大禮:“我在前方決戰之時,希望您能幫仲謀穩住後方,只要我們江東上下齊心,定然能戰勝曹操。只要過了這關,從此孫家就會是那條躍過龍門的鯉魚。”
張昭抬起頭看著眼神真摯的周瑜,此刻他彷彿看到了當年在廣陵請張紘指教的孫策。
他起身扶起周瑜,拍了拍周瑜的手背道:“我信你,柴桑有我,你放心去江夏吧,若你敗了,老夫親自提刀上陣,這次我也不跑了。”
當夜,周瑜再次來到孫權的府邸面見孫權,孫權坐於奏案前看著各郡的奏疏,計算著江東的家底,眉頭緊鎖。
看到周瑜進來,他放下手中的竹簡,笑著迎了上去。
做下決定的孫權,此刻的心情倒也不錯,打趣道:“兄長,深夜到訪,這可沒了白日裡的從容啊?”
周瑜無奈地笑道:“雖說我們以逸待勞,但還是要早做準備才能確保萬全。”
孫權十分認同地點點頭,“兄長此次準備帶多少兵馬去迎戰曹賊。”
“曹操戰書上說他有百萬之眾,不過是唬人之詞,依我之見他此次南征荊州,可能帶了十五六萬人馬,荊州降卒最多還七,八萬。這些人馬不是疲於征戰,就是軍心未定,我也不要多。”
周瑜將手掌開啟,“五萬,我只要五萬精銳,就足以破敵。您只需在柴桑敬候佳音即可。”
孫權聽後,沒有接話,伸手握住了周瑜的張開的手掌,“張昭,秦松等人只知道投降,實在令我失望,還好有你和子敬,這都是上天給我的厚賜。”
說著他轉身拿起奏案上的竹簡,繼續說道:“各地來報山越又開始蠢蠢欲動了,五萬精銳我一時間確實難以湊齊,不過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三萬精銳,戰船,糧草一應俱全。你和德謀,子敬先行,我在後方繼續為你籌措。”
孫權解下佩刀遞給周瑜說道:“兄長在前方一切事情皆可自行決斷,覺得可戰便戰,不敵就退回來,我親自上陣與老賊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