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此策甚妙! (第1/2頁)
揚付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認得這樣的好人?”女子好奇問道。“他是故友,一個忠誠的好人,只是遭遇不幸。”
昭文感慨萬千,想起遠方還有更多值得慶幸的人與事——比如好友都隆傳來的好訊息。信紙上有淚痕未乾,顯然這封回信用盡了對方心血,昭文輕柔撫觸這些痕跡,感慨世間的波折。
“有時英雄也不過時運不濟。”昭文沉思片刻,摺好信件收起。這時,他又打趣身邊的佳人:
“我說的是你啊,真漂亮!”她聞言害羞地低下頭來。
就這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故事依舊繼續著。
章回八百六十有九,口罩價比人值
寧遠大手筆購置的紡織機器裝配了嶄新的滾柱軸承。財力雄厚的他不僅掏起錢來極為大方,同時催促進展也十分迫切。
供應商不得不全力以赴推進施工程序以儘早見效果。這十數日間,關中地區的春耕已經漸入尾聲,位於渭河畔新落成的織坊已幾近完工。中午時分,一輛輛馬車魚貫而入。站在堅實的水泥地上,不禁感嘆其豪氣:為了工廠運輸與未來擴建預留了足足三畝地鋪滿厚厚的水泥板,既方便又具前瞻性。
“簡陋處,望諸位見諒。”
面對眾人時寧遠自謙回應:“雖然成本不菲,但效益可期。”他還提及水泥廠價格問題,並小聲附耳希望將來降價能告知內史府。修第一條路他曾極盡推辭,今次卻迫不及待想修自家工廠旁的道路,態度轉變之快令人大跌眼鏡。不過當其他幾位巡視過後湊過來,大家心裡其實對這些新技術的實際價值同樣有所疑慮。
田浩一早就同師傅們除錯機器裝置直至渾身汗水溼透仍聚精會神於細節調整,身旁圍簇的姑娘們各自拿著手巾等用品隨時伺候著——有的遞水壺,有的持扇。
當一名姑娘輕柔地幫其擦拭額頭上的汗液,他立刻侷促地站起身致謝並堅持自己處理。“我們只是希望能盡一份微薄之力”,女助手略帶嬌嗔地說。
那位女執事是寡居後投奔至寧家做事之人,在此特別為管理車間而調遣而來。她仰慕這位來自內部部門勤奮努力的年輕人。然而雷侯(**)從未真正正眼看一下她,即便在場內的對話中也是如此。直到後者離場前留給她一個背影才多看了一眼。
寧遠興致勃勃地宣佈開工,並囑咐工人守好崗勿操之過急。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讓紡紗工序順利開始運作,並首次產出第一批麻線。“真是值得”,看到這個景象他的喜悅溢於言表;隨後,更進一步提議合作採銷細絹給冶鐵部門以補充利潤。儘管寧內吏心有遲疑,但得知這是個雙贏的機會且牽涉更
**
員時也開始動搖立場,決定深入討論。
最後關於礦場用工的問題浮出水面……
張成和劉明對視了一眼,搞不懂問這個問題的用意。
“工務府所用的都是健壯工人,至少能撐十年吧。”
“我估計,除去不幸去世的,大概還能撐個五六年,頂多七八年。”
兩人先後給出了回答。
**
手指彎曲了三下:“如果不算事故傷亡,一個工人平均可用三年左右。”
他們張大了嘴巴,似乎無法相信這個答案。
**
不緊不慢地說:“礦石在破碎、碾磨時會產生大量塵土。工人幹一天活,身上就能積攢二三斤泥土灰塵。”
“這些塵埃隨日常呼吸進入體內。”
“久而久之……”
**
指著自己的胸口說:“粉塵會堆積在肺部,阻礙呼吸,造成持續咳嗽、胸悶甚至胸痛。”
“最多三四年內便難以治療。”
張成和劉明臉色驟變。
“陳侯,那你買細紗絹布是為了……”
**
比劃了一下蒙面的動作:“女士們外出時常戴面紗,可以擋住灰塵和飛絮,避免被輕浮的人窺視。”
“本侯計劃用細紗做成多層次口罩,在其中填上棉絮以過濾粉塵。”
“這樣可延後病發的時間大約多使用兩三年。”
“這款物品我命名為口罩。”
張成讚賞地點頭:“此策甚妙!”
“陳侯,既然你說口罩剛構思出來……是否意味著你最近才有這想法?”
**
否定地點了頭:“在我規劃礦山開工前就想到了。”
“那……”張成疑惑地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