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籌謀 (第1/2頁)
一口小甜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既然民心已定,那沈知霜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戰前的準備中。
為了能夠掌控周邊城鎮最有利的資訊、及時做出反應,早在她最初管理城池時,她就耗費了鉅額銀兩,建立起了一套情報系統。
當初為了建立這套系統,沈知霜費了非常多的心力。
真正到了危急時刻,她無比慶幸這套情報系統的存在。
這套系統執行了一年多,整體發展模式早已趨於成熟,這一次,在面對梁軍作戰時,它派上了大用場。
根據收集的情報,沈知霜跟其他謀士進行了時間估測。
最終,他們確定,梁軍雖然先發來了勸降書不假,但他們的大軍要想兵臨陵州城下,保守估計至少還得需要七日。
陵州城所處的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梁軍帶領大批兵馬想一舉拿下這座城池,必定不會匆忙趕路。
大規模行軍所需要的物資,還有周圍觀望的勢力的態度等等,都會影響到他們行進的速度。
也就是說,他們還有七天的準備時間。
這七天能做的準備有很多。
沈知霜先向其他勢力發出了求援的書信,她找了專業人士來動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予大量好處,只看有沒有人動心。
事實上,他們都很清楚,其他勢力動心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因為梁軍這一次率領了五萬大軍,而陵州城的兵力只有一萬。
一萬兵馬中,精兵數量有限。
其他的精銳部隊,一部分被李淵帶走,一部分被葉雲承帶去救災。
兵力方面,雙方懸殊太大。
很多人寧願靜觀其變,也不會輕易支援陵州城——因為他們非常不看好沈知霜。
沈知霜只是一介女流之輩,又常年在內宅中生活,能有多大的本事?
雖說李淵發了失心瘋,讓沈知霜幫著一起管理城池,可她只是在商業方面天賦突出,平日裡她只會制定一些惠民的策略,哪裡懂得如何行軍打仗?
她的夫君,那才是強手中的強手,偏偏他遠赴邊塞,若是想要趕來,那黃花菜也涼了。
這一戰,陵州城危。
沈知霜卻並不認為陵州城沒有勝算。
堅固的城牆,自發組織起來的民兵,充沛的物資,還有上下一心的眾志成城,都是制勝的要素。
不到最後一刻,誰敢保證最後的輸家是他們?
如今他們能做的,就是用全力去準備,並非率先言棄。
沈知霜分好幾個方面去準備。
首先,她組織的團隊全程巡迴演講,激發百姓們的鬥志。
第二,她關閉了陵州城的幾條進出渠道,只留下兩條,並且設定了多重限制嚴查,她不會允許任何一個奸細混進去——這個做法非常有用,各地的探子沒多久就抓出了一堆。當然了,為了混淆視聽,她專門派人在城中散發假情報,信的人只會自討苦吃。
第三,那就是情報方面,別人派出探子想探查陵州城的實力,沈知霜也可以派人去觀察監視敵軍的一舉一動,包括梁軍兵力部署的調整,糧草補給的頻率和路線等,都是具體的勘察內容。
至於城內,沈知霜牽頭帶領工匠與士兵,利用廢棄礦場的石頭和城外砍伐的木材,在城牆內側搭建支撐結構,增強城牆穩固性。
同時,她下令盡力收集各家百姓家中的油脂,塗抹於城牆外側,讓梁軍難以攀爬。
為應對敵軍可能的地道戰術,沈知霜還特意組織人力在城內沿城牆內側挖掘反地道,利用現代物理學的原理,每隔一段距離,就放置大水缸監聽。
在其他將領的率領下,同時有不少百姓在加班加點在城牆下挖掘多層壕溝,底部佈滿削尖木樁,並引入汙水,形成陷阱。
另外,關於醫療的準備,沈知霜更是費盡心思。
幸好城中藥材充足,這幾年陵州城的各項政策也吸引了不少來安家落戶的郎中。
她召集城中所有郎中,由趙大夫作為領頭人,開展急救培訓。
沈知霜之前就制定過相應的醫療防範手冊,關於軍營的常識,例如鹽水清洗傷口、夾板固定骨折等方法,趙大夫早就已經有了相關經驗,這次對城中的郎中進行培訓,他們很快就學會了。
做這些工作的過程中,沈知霜還悉心聽取其他人的建議,例如安排製作大量稻草人,穿上士兵衣服,要是情況需要,它們就會成為城牆上的“稻草人疑兵”,迷惑敵軍。
甚至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