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超過30萬人的施工團隊,出發去基輔! (第1/2頁)
明天不吃肉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6月28日,來自華夏東三省的10萬青壯年成功抵達。
密密麻麻站了十萬人之多,可見當時的畫面有多混亂。
沒辦法,林耀東只能以老人帶新人,以技術工帶農民工的模式,讓他們投入工作。
為此,林耀東還接連開了數次會議,並拿出一筆小錢,作為激勵獎勵。
才讓他們有序的投入工作中。
窮了一輩子的農民工,拿著那麼高昂的工資,還有激勵獎勵,再加上東三省出了名的實誠。
可以預想他們工作熱情。
這邊到了停工的時間,戰鬥民族第一時間收工,而東三省青壯年還要監工催促。
甚至讓戰鬥民族的人一度懷疑人生。
如果一天還好,時間一長,他們都不好意思偷懶了。
當然,他們最怕的是偷懶被驅趕出施工團隊。
有激勵獎勵,自然就有懲罰制度。
林耀東還接到格賀麗的電話,榮老詢問還可不可以繼續送人前來。
因為榮老提議提前付款制,也就是先將民工的錢打進華夏官方賬戶。
等結錢時,他們找華夏領取華夏幣。
窮慣了的內地各地政府,得知東三省突然得到這筆資金,眼頓時紅了,紛紛找央媽訴苦。
對此,林耀東一口拒絕。
雖然人多確實有好處,但那是基礎建設的差不多後,現在再來10萬人,只會滋生一批偷奸耍滑的老油條,陷入混亂。
員工一旦偷奸耍滑成風,風氣歪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因為10萬華夏工人抵達,不缺人手了,通古斯煤田也被林耀東拉上開採序列。
幾天後,萬臺推土機抵達工地,林耀東一聲令下同時運作,從中西伯利亞南端,一路開始向下通古斯河推進。
在施工現場,萬臺推土機同時作業,巨大的轟鳴聲迴盪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大地上
經過緊張的裝置除錯與系統最佳化,到 6 月底,各大前期規劃建設的廠房相繼建設完成並開始投入試生產,至 7 月初,所有廠房均已全面投入正式使用。
在廠房建設與裝置除錯過程中,林耀東邀請眾多設計師,提供技術材料,讓他們為每一個生產環節進行改善。
確保各個廠房的生產工藝與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標準,從而實現質量與效率的雙提升。
隨著自產水泥和紅磚等建築材料的穩定供應,中西伯利亞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得到進一步顯著提升。
7 月 2 日,隨著一聲巨響,葉尼塞河與下通古斯河的航道疏浚與爆破工程正式開工。
此次工程由毛熊軍方派遣專業人員負責實施,林耀東則承擔工程所需的全部資金。
在專案合作過程中,林耀東與毛熊軍方簽訂了詳細嚴謹的合作協議,明確界定了雙方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權利與義務、工程質量標準與驗收程式以及資金使用監管機制等關鍵事項。
同時,林耀東還讓格賀麗在港島組建一隊專業的監督團隊。
對工程建設全過程進行實時跟蹤監督,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工程進度按計劃推進,避免出現任何因人為因素或技術問題導致的工程延誤或質量事故。
7 月 8 日,中西伯利亞地區的鐵路修建工程被正式提上日程。
在林耀東的研究與思索下,鐵路線路規劃最終確定為穿越內陸地區,而非沿著河流沿岸鋪設。
這一決策是林耀東結合他的佈局和謀劃,以及對中西伯利亞地區長遠發展量身打造的。
內陸路線能夠更為有效地串聯起區域內的各個重要資源開採點、產業聚集區以及人口聚居地,促進區域內部的經濟交流與協同發展,形成更為緊密的經濟網路與產業叢集效應。
同時,相較於沿岸地區,內陸地區的地質條件相對穩定,氣候因素對鐵路建設與運營的影響也相對較小,能夠有效降低工程建設難度與後期維護成本,保障鐵路運輸的安全與穩定性,為中西伯利亞地區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可靠的交通基礎設施。
上面那是廢話,目的只有兩個字省錢方便!
7 月 10 日,來自各個加盟國的大量招募工人開始陸續抵達中西伯利亞,其數量之多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總計超過 20 萬人。
在安東諾夫的提議下,相關設計局的建設規劃正式啟動,其建設選址確定為地下。
當然,與之配套的試驗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