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言雋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半天,言下之意是學佛法,不見得有用。
聽她說完,金蟬沉默一陣,終於問道:“這夜風吹得緊,你冷不冷啊?”
小白打了個寒顫,說道:“是有點冷,尤其是右腿,都有點麻了。”金蟬便將外面上衣脫下,說道:“那你先到我衣服來吧!”
小白鑽進了金蟬衣服中,過了一會,金蟬問道:“現在你暖和了嗎?”小白說道:“當然暖和了,就像睡在陽光下一樣。”
金蟬說道:“衣服放在外面一直冰涼的,可是你一躺進去就變得暖和了,你說是衣服把你暖和了,還是你把衣服暖和了?”
小白一聽,笑了:“小師父你真糊塗啊,衣服被怎麼可能把人我暖和了,當然是我把衣服暖和了。”
金蟬說道:“既然衣服給不了我們溫暖,反而要靠我們去暖和它,那麼我們還蓋著衣服做什麼?”
小白想了想說道:“雖然衣服給不了我們溫暖,可是厚厚的衣服卻可以儲存我們的溫暖,讓我們在裡面睡得舒服啊!”
月色下,金蟬會心一笑:“只要我們穿著衣服,那麼冰冷的衣服終究會被我們暖熱的。學佛也是一樣,只要我們一心向善,那你身邊的人,早晚也會受你的影響,會被佛法感染的,反過來,正是有他們心存善念,才會供養我們出家人。所以說,修行中人,要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就會影響到你,心中就會有雜念,讓你不能靜下心來修行。”
小白聽了才恍然大悟,原來金蟬是用這種方式來點化自己。小白心下覺得金蟬說的有的對,有的卻也不對。心裡又有些不服氣,但又不知如何反駁,抬眼望去金蟬,只見他正襟危坐,沉眉閉目,一副入定的樣子,只好不再出言,自己默默地思索著他所說的話。
次日清晨,金蟬送小白來到延古寺附近,止步對小白說道:“我與你相識一場,也是有緣,今見你腳已好了,這裡又與你家近,你我就在此分別吧。”
小白聽了此言,不禁流下淚來。但想金蟬身在佛門,又一心向佛,而自己只不過是只小耗子罷了,本想出言要陪著他,可畢竟是人獸有別,若要暗中跟隨,卻又踮著小黑,思來想去,只好把銀牙一咬,起身對金蟬拜了一拜,轉身離去,只見那白色的身影,在草叢中閃了幾閃,就此不見。初陽斜照,芳草萋萋,黯然消魂者,唯一出家人是也。
金蟬目送小白遠去,心中突然湧起一股失落的滋味,他自打懂事起,便以寺廟為家,聽寺內僧人說,他是方丈悟明禪師自一棵柳樹下拾的,當時正是漢朝永元十二年盛夏的一個傍晚,方丈因覺得屋中煩悶,便帶著小沙彌出來散步乘涼。
當他們沿著寺外院牆的小道邊走邊欣賞山中景色時,突然發覺遠處著柳樹上蟬鳴的有些異常,不是像往常的那樣煩人喧囂,而是有節奏地叫著,好似是在唸誦什麼,隱隱有著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的韻律。
方丈心下大奇,便前去看個究竟。誰知待他們走到柳樹下,蟬鳴聲竟然沒了,這時天色漸暗,隱隱看見柳樹下遠處草叢中隱隱地有金光閃動,走上前一看,卻見一金絲玉塊所織的衣裳中,包裹著一個一個多月的小男孩,那孩子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小樣子熟睡正酣,渾不知自己已被人棄在此處。
方丈命小沙彌四處觀望,看是誰將這孩子放在此處,可否走遠,卻連個人影也沒有發現。孩子周邊除了這個金色衣裳,也別無他物。地上卻被人劃了八個字,寫的是“此子食素,與佛有緣”。
方丈見此情景,忙將孩子抱回寺中精心收養,找來些小米,熬製成湯,並親自喂他,哪知這孩子甚是好養活,吃些小米粥,就能活的甚好,而且不哭不鬧,甚是乖覺,等長到兩歲大時,已長的白白淨淨、粉雕玉琢一般。
老方丈越看越愛,合寺上下也皆喜愛。待小孩子長到四歲時,老方丈見始終無人來寺中尋他,索性收他為自己最小的閉門弟子,為他取名法號金蟬。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也沒有任何人找過金蟬。而金蟬也被老方丈收為閉門弟子後,從小沙彌做起,成為寺中一名唸經禮佛小和尚。他生性隨和,懂理明事,幹活任勞任怨,頗也得寺中和尚們喜愛。但平時除了師兄師傅們有時憐他,會哄他玩外。
金蟬的童年,除了幹活,就是念經禮佛,也從沒有一個同他一起長大,玩耍嬉鬧的夥伴,而他也不知道玩耍的樂趣。這幾日來,他與小白同歷難、共生死,彼此間相依相伴,言談更是投機,倒覺得小白如同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見小白遠去,他驀然明白了離別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