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推辭 (第1/2頁)
青燈常伴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棣站起身來看著北方說道:“,他要是想要天下,就像他說的,響應建文,南下擊潰我,收攏燕地兵馬,坐擁幾十萬的兵馬,建文對他都不知道怎麼解決,所以他來助我,一是念及兄弟情義,二則是為了大明的安穩,他深知建文那套做法會讓大明陷入危機,他與我一樣,都是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
道衍和尚眉頭微皺:“殿下,人心難測,即便寧王如今無心,但日後權力誘惑在前,難保他不會改變。殿下不可不防啊。”
朱棣轉過身,目光深邃,“和尚,我信十七弟。若我連他都要猜忌,那我與建文又有何分別?我朱棣若想坐穩這江山,靠的不是猜忌與打壓,而是信任與包容。況且,如今我們還有許多難題要解決,南方的殘黨、北方的邊患,都需要寧王和他的兵馬,你以後休要再說了,不然不要怪我別客氣。”朱棣現在最信任的就是朱權,至於道衍,現在看來恐怕還需要往後排一下。
道衍和尚嘆了口氣:“殿下仁厚,但老衲還是擔心,寧王在應天,若他有異動,恐生變數。殿下還是要早做打算。”
朱棣擺了擺手,“不必再說,我自有安排。明日大朝會,我要讓十七弟感受到我的誠意,讓他安心,同時,也要讓那些大臣們知道,寧王是我們的兄弟,是大明的功臣。”
另一邊,朱權回到住處,心中根本懶得想朱棣會怎麼想,畢竟他麾下的兵馬可以保證他在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自保,雖然朱權沒有野心,但是也不代表他會把身家性命存放在別人那裡,建文如此,朱棣上位,也是如此。
但是朱權擺爛歸擺爛,也知道防入之心不可無,他叫來親信,吩咐道:“密切關注城中動向,尤其是皇宮那邊的情況,一有風吹草動,立刻來報。” 親信領命而去。
此時,朱棣在宮中也在為明日的大朝會做準備,他召集心腹大臣,叮囑道:“明日朝會上,對寧王務必恭敬有加,不得有絲毫怠慢,寧王於我們靖難之役有功,是我朱棣的兄弟,也是大明的忠臣,誰若敢有異議,定不輕饒,對了,明日在朝會上準備一把椅子。” 大臣們紛紛稱是。
朱棣又命人準備了諸多賞賜之物,皆是珍貴的珠寶、綢緞之類,打算明日在朝會上大賞三軍,畢竟現在的他們已經到了這個大明的中樞,控制著這個龐大帝國的大事小事,以表誠意。“還有十七弟為我付出甚多,這些賞賜只是一點心意,希望他能明白我的苦心。” 朱棣心想。
朱棣準備好一切後,在宮殿中來回踱步,心中默默盤算著明日朝會的流程。他深知這朝會的重要性,不僅是為了安撫朱權,更是要向滿朝文武展示自己對兄弟的態度,而朱權在住處,看著親信離去的背影,便準備睡覺,大寧的兵馬,那是他的底氣所在,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自己陷入境。
一夜無話。次日清晨,大朝會如期舉行,大臣們早早來到朝堂,分列兩旁。朱權姍姍來遲,他身著便服,神色慵懶,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朱棣見他到來,面露微笑,起身相迎:“十七弟,你來了,快賜坐。”
朱權拱了拱手,隨後便坐上了太監搬過來的椅子,朱棣對著群臣說道:“諸位,建文聽信小人之言,我們起兵“清君側”想必諸位都有所耳聞。而寧王朱權,本可在大寧安穩度日,卻因兄弟情義,毅然與我等共赴艱難。他的大寧兵馬,是靖難之役中不可或缺之力,於我朱棣而言,十七弟是最可信賴的兄弟,於大明而言,寧王是當之無愧的功臣。”
朱權也十分有眼色,於是他開出了第一炮,有些事不用商量,他和朱棣一個眼神就明白了:“四哥,國不可一日無君,建文已死,大明現在最有資格坐上這個位置的就只有四哥,弟弟在此還懇請四哥可憐一下天下百姓,登臨寶座。”
“不可。”朱棣此時滿臉嚴肅,“父皇生前傳位於建文皇帝,孤只是照著父皇的家訓,起兵“清君側”誰料孤的大侄兒,建文皇帝竟然意外的身亡,孤十分痛心。”
朱棣說完,眼中似有淚光閃爍,群臣見狀,紛紛跪下高呼:“燕王不可過於哀傷,此乃天數。”
朱權心中暗笑,他知道朱棣這番說辭不過是做戲,但也配合著說道:“四哥,雖說是天數,但如今大明不可無主。四哥文治武功,又是太祖高皇帝親子,為大明安穩著想,您必須承擔起這個重任啊。”
朱棣微微搖頭,“十七弟,此事休要再提,孤不能揹負這篡位之名。”
這時,一位大臣站出來,“陛下,寧王殿下所言極是。如今天下初定,人心惶惶,正需要陛下這樣的英主來穩定局勢。陛下若不登基,恐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