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磚呢別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可立板正的老臉有點變了。
朱由檢看了便笑。
他站起身,扣著腰間的革帶道,“先生難道以為朕不敢跟天下人為敵嗎?”
袁可立臉色微動,“老臣豈敢有此心?”
朱由檢收了微笑,“不瞞先生,朕是早有此心了!”
他又坐下,同袁可立面對面道,“朕自登基以來,便喜歡讀史,然後便知當年唐太宗所言,著實有道理!”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中曾提道“三鏡”,其中便有“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之語。
朱由檢在讓劉若愚這個宮廷百事通為自己多次講解大明朝經歷,自己還會摸著其他朝代史書觀摩後,便深覺唐太宗不愧是歷代帝王模範,看問題都這麼一針見血。
歷朝歷代,
只要還是人在治理,
那麼問題就繞不開那麼些“陳年舊疾”。
什麼土地兼併,
什麼官員貪腐,
什麼流民蠻夷作亂……
統統都是前面朝代走過的老路!
而且是一朝走了,後一朝又來!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朱由檢讀到相關之處時,便暗暗覺得,“那前朝有的舊事,難道我大明朝就沒有嗎?”
大明朝何德何能,
能做那時光滾滾洪流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
那斷然是不會有的事!
之後他上朝問政,諮詢國事,便越發覺得自己此前猜想得當。
他當初聽劉若愚講史,就發出過“眼下恐有亡國之禍”的感慨,正式手握權柄,駕馭天下後,也著實看到了亡國之態。
等到畢自嚴、徐光啟等人進京,對著朱由檢認真剖析局勢,讓少年天子對如今得大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將各種認知雜糅在一起,朱由檢日夜思慮,最後從一團亂麻中抽出來了一根線索——
天下事,
兵強馬壯者言之!
太祖當初制定的政策有疏漏不足算什麼?
天底下豪強士紳侵吞土地算什麼?
那些手握言論計程車人又算什麼!
只要他有足夠的兵馬,有足夠的火銃,那些敢阻礙自己施政的人,統統可以被排隊槍斃!
因為歷朝歷代以來,
規則都是這樣被制定下來的!
只是相對來說,
各朝代武力最強盛的,多為開國之君,威望甚重,且有後代傳承,孝子賢孫供奉,故而他們制定的“祖制”,便成了那個朝代社稷存在時的,萬世不變之法。
朱由檢是繼承來的皇位,不是他手把手打下來的,所以要想推倒過去腐朽落後的制度,就需要更強大的武力,更粗暴的手段,也要做出更慘痛的犧牲。
畢竟開國之君作為一切的起源,哪怕他制定的規則有問題,也少有人會去批判指責,後世更會努力將之神化,日夜吹捧。
但後來人若要有所變動,便要承擔無數人的口誅筆伐。
朱由檢在意識到這一點後,也曾捫心自問過很多次。
他尚且年輕,崇禎元年,也才十七歲。
若要中興改革,緩緩行之,十幾二十年熬過來,也該有效果了。
甚至,就眼下而言,
他手握勇士營,之後再對京營整頓一二,多抄幾個大臣的家,邊軍的糧餉也夠發了。
須知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到那個時候,遼東韃虜算什麼?
就努爾哈赤那個只會在遼東之地大殺特殺,竭澤而漁的治法,即便大明朝只防住了山海關,也可以把他們堵死,餓死在遼東!
到那個時候,禍亂多年的外敵一去,也足夠朱由檢掙個容光滿面見祖宗的好功績了,甚至學習嘉靖帝,先努力一把,再瘋狂修仙,也不用擔心皇位不穩。
可他真的就這麼容易滿足嗎?
他不能再做點更多的嗎?
朱由檢叩問許久,最後覺得,
我可以!
只聽他對袁可立說道,“老先生,你不用擔心,朕是不怕人罵,也不怕人來打的!”
“《道德經》裡面說,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如果連些許風霜都經受不住,那怎麼能迎來春暖花開?”
“眼下的局面,還有挽回的餘地,大明朝還有再開新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