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草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勁有力的大字到底是何人所書,已經成為歷史之謎,但這並不妨礙它的名副其實。
這座隔絕關內外的最重要的關隘,歷經洪武、成化、嘉靖、萬曆、天啟、崇禎六朝修築,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前後用二百六十三年時間。
特別是在戚繼光駐防期間,更是對山海關進行了前所未有的防禦升級和火力增強。
它的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竟達14米,厚更是驚人的7米,城牆下方是花崗岩做基,上面用方磚,輔以昂貴的三合土來澆築,不僅堅固異常,而且防蟲防腐蝕,即使用後世的火炮來攻打恐怕也十分費力,更不用說如今的實心炮彈了。
因為寬和堅實,城牆上不僅可以安置最大最重的火炮,跑馬道也是寬的離譜,以上坡代替了傳統的臺階,所以關內指揮官在緊急情況甚至可以快速調動騎兵上城增援,這在冷兵器時代可以說是十分罕見而有效的城防措施。
試想,如果你好不容易登上了14米高的城樓,然後發現對方出動了騎兵,步兵面對騎兵是無比吃虧的,而且你還是筋疲力盡的情況之下,這該有多麼絕望?
山海關最外面的第一道防線就是寫有“天下第一關”的箭樓,下面是高聳的城牆,上面箭樓射擊口密佈,居高臨下,可以給來犯之敵迎頭痛擊。
甕城和後來修建的東羅城等設施,形成了第二道防線,算上城內的內城,一共三道防線,且全部都是精心設計過,火力能全部交叉覆蓋。算上從寧遠城樓上搬遷過來的11門紅衣大炮和其他火炮,山海關上火炮密集度都是空前的,可謂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明末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