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基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卷:封侯拜將
第四十六章:“體”關(1)
導讀:
1974年2月17日,一群體育愛好者聚集在夏威夷的一家酒吧裡爭論當地舉辦渡海游泳賽,環島腳踏車賽、檀香山馬拉松賽哪個專案最有刺激性、挑戰性、最能考驗人的意志和體能。美國軍官科林斯率先提出,誰能在一天內先在海里遊3.8公里,然後乘腳踏車環島騎行180公里,再跑完42.195公里的馬拉松全程,中途不得停留,誰就是真正的鐵人。
科林斯的想法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同,於是這項新的運動迅速流傳開來,風靡整個美國並席捲全球,它就是:鐵人三項。
鐵人三項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1994年,被國際奧委會列為奧運會比賽專案。2000年,鐵人三項在悉尼奧運會上首次亮相。
鐵人三項的最高組織機構為國際鐵人三項聯盟,成立於1989年,總部設在加拿大溫哥華。中國的鐵人三項的最高組織機構為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成立於1990年,總部設在北京。
回到正文:
其實在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曾經出現過類似於現代“鐵人三項”的運動專案,只不過:
1、古代沒有腳踏車,用的是馬來代替;
2、古代交通、醫療條件不如現代這麼完備,本著保護選手生命安全的第一宗旨,這項運動在古代只能允許少部分人參與進來,所以便無法大規模推廣開來……
下面我們將歷史的鏡頭切換到兩千多年前的中華大地,看看古代的“鐵人三項”是如何誕生的?
童子軍複賽的最後一關——“體”能關卡,考核團的眾位將軍也是爭論不休,有人覺得應該跑步,跑步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意志力;有人覺得應該賽馬,人跑得再快也不如馬跑得快,而且武靈王陛下提出的“胡服騎射”計劃最終還是要在馬背上才能實現;還有人覺得之前“德”關已經跑過步了,而賽馬對家庭條件優越一些、從小接觸馬匹較多的小孩有利(比如:廉頗、樂毅),對家庭條件差一些、只在軍營裡上過幾個月騎馬課的小孩不利(比如:趙勝、白羽),所以體能關卡還是選游泳比較好;也有人覺得游泳的溺水性、危險性比較大,比拼到這一關的小孩,每一個都是從上萬名童子軍裡面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是趙國的未來,絕不能出半點差錯,還是跑步比較穩妥……
這些將軍都各執一詞爭論不休,一直鬧到廉彪和肥禮那裡尋求裁決,廉彪和肥禮各自用毛筆在手中寫了四個字,開啟一看竟然出奇地一致,這四個字就是:全都要比!
既然軍隊裡的兩位最高負責人都要求三個專案全部比,那麼底下的眾將自然是絕無二話了。好在“智”關結束後6—9歲年齡組和10至12歲年齡組都各自僅剩了16人,所以軍營組織一個上千人的安保團隊將比賽過程中的所有風險降至最低還是可以做到的;並且讓這32人同場比賽一次也好看出6—9歲、10—12歲年齡組所有人在綜合實力上的差距,一舉兩得、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呢?
“體”關的第一個專案是游泳(古代山清水秀且自然災害頻發,所以幾乎人人都會在很小的時候學會游泳),比賽用的河道是一條水軍常年訓練的安全河道,大約5公里左右,童子軍們游到對岸便可進行第二個專案的比拼了。在河道內,每隔10米便有一名成年水兵在此守護,目的就是一旦發生意外可以第一時間提供救助,將童子軍游泳溺水的風險降至幾乎為0的程度。
只聽一聲鼓響,比賽正式開始:小孩們迅速將內褲除外的所有衣物全部脫光,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跳入水中……
剛一開始,廉頗便和白起(白羽)形成了相互競爭、交替第一的局面,其他的選手漸漸被他倆拉開了距離。
這次12歲的趙勝、9歲的白起、7歲的廉頗在同一賽場上直面比拼,誰的體能更充沛?誰的意志更剛強?比賽結束後一目瞭然。
趙勝心想:“我代表著10—12歲年齡組內的最高水平,要是輸給了6—9歲年齡組的任何一個人,不光光丟臉的是我自己,我們這個的組別也跟著一起丟臉……”
趙勝想到此處,雙臂的力量更足了,雙腿蹬得更快了,他使勁往前追趕,終於看到了廉頗和白羽身影。
3公里過後,其餘眾人皆被這三人甩開500米之外,廉頗、白起(白羽)、趙勝呈交替第一的態勢。
這種膠著局面一直維持到游泳專案的結束,三人幾乎同時衝出水面,同時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