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設立一個西廠? (第2/2頁)
霸道總裁胖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宋朝如此完善的監察機構,你們覺得效果如何呢?”
林煜丟擲了靈魂發問。
鄭和想了想,說道:“或許有效果,但我覺得效果應該比較有限……”
楊榮卻是不等他話畢,便直接搖頭嘆道:“並非是效果有限,兩宋的御史臺諫監察比之歷朝,都要更為嚴密謹慎,以至於達到了‘細者愈細,密者愈密,搖手舉足,輒有法禁’的程度。”
“楊萬里的《誠齋集》便有記錄:宋太祖曾令後苑造一薰籠,數天未成,太祖怒責左右,臣僚答以此事必須經過尚書省、本部、本寺、本局等許多關口,等到逐級辦齊手續後覆奏,得到皇帝的批語‘依’字,然後方可製造。”
“???”
“有這麼麻煩?”
鄭和被驚到了,宋朝還能這麼玩的?
皇帝要做一個薰籠,裡面光是准許製作的手續,好幾天都批不完。
楊榮接著說道:“宋太祖聽後自然也是大怒,問宰相趙普說:我在民間時,用數十錢即可買一薰籠。今為天子,乃數日不得,何也?
趙普回答說:此是自來條貫,不為陛下設,乃為陛下子孫設,使後代子孫若非理製造奢侈之物,破壞錢物,以經諸處行遣,須有臺諫理會,此條貫深意也。
宋太祖聽後轉怒為喜說:此條貫極妙!”
“這便是在說,宋朝之法制,無非其二,一則政出於一,權歸於上,一兵之籍,一財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為之。百官不過奉法遵職而已。
於是,從中央到地方,上下相維,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二則定為祖宗之法,要求子孫謹守,以保趙家皇朝的長治久安。”
說白了,一切都是為了趙宋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