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涿州機緣 (第1/2頁)
愛吃肉蛋炒飯的任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太平道的傳播與發展程序中,張一凡帶領著部分弟子與信徒來到了河北涿州。這座古老的城池,雖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但在這亂世之中,同樣飽受著諸多苦難的侵襲。
一日,張一凡在城中設立醫館,施醫救人。醫館內人來人往,病患們的痛苦呻吟聲交織在一起。就在眾人忙碌之際,一位弟子匆匆跑來,神色焦急地說道:“師父,後堂有一位老人家,病情頗為嚴重,我們嘗試了多種方法,卻收效甚微。”
張一凡聽聞,立刻放下手中事務,快步走向後堂。只見一位老婦人躺在榻上,面容憔悴,氣息微弱。他趕忙上前為老婦人仔細診脈,同時觀察其面色、舌苔等症狀。一番診斷後,張一凡眉頭緊皺,陷入了沉思。這病症極為棘手,乃是多年的舊疾與新染的風寒相互交織,加上老人身體虛弱,氣血不暢,若要徹底治癒,絕非易事。
然而,張一凡並未因此而退縮。他深知,每一位患者都是生命的託付,無論病情多麼嚴重,都應竭盡全力。於是,他開始精心調配藥方,選用了多味珍貴的草藥,其中不乏一些他在遊歷途中偶然所得的珍稀藥材,這些藥材對於調理老人的身體、驅散體內的病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煎藥與治療的過程中,張一凡始終親自照料。他日夜守在老人身旁,時刻關注著老人的病情變化。每一次喂藥,他都極為耐心,輕聲安撫著老人,給予她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援。
經過數日的精心治療,老人的病情終於開始逐漸好轉。她的面色漸漸有了血色,氣息也變得平穩起來。張一凡心中鬆了一口氣,但仍不敢有絲毫懈怠,繼續為老人進行後續的調理。
直到有一天,老人能夠坐起身來,她滿含感激地看著張一凡,說道:“多謝恩公的救命之恩。老身本以為此次大限將至,沒想到能在恩公的救治下得以重生。”
張一凡微笑著說道:“老人家不必客氣,治病救人乃是我等的本分。您身體還未完全康復,仍需好好調養。”
這時,旁邊一位照顧老人的侍從說道:“恩公有所不知,這位老人家乃是盧植大人的母親。盧大人在朝中頗有威望,且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張一凡心中一動,他深知盧植的大名。盧植才學淵博,品行端正,在軍事與政治方面皆有著非凡的才能。在這亂世之中,若能與盧植結交,對於太平道的未來發展,無疑有著巨大的助力。但他也明白,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需從長計議。
於是,張一凡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僅繼續悉心照料盧植的母親,還時常與她交談,瞭解盧植的情況以及他的為人處世之道。他發現,盧植雖效命於朝廷,但對百姓的疾苦也頗為關心,心中有著自己的抱負與理想。
在盧植母親康復之後,張一凡並未藉此向盧植邀功請賞,而是以一種極為謙遜的態度,讓盧植的母親轉達他對盧植的敬意與問候。他深知,真正的結交不應建立在功利之上,而是要以真誠與共同的信念為基礎。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一凡與盧植之間開始有了一些間接的聯絡與交流。他透過盧植的母親,向盧植傳遞一些太平道的理念與思想,並非是為了勸說盧植加入太平道,而是讓他了解太平道的宗旨並非是為了造反作亂,而是為了拯救蒼生,追求太平盛世。
盧植在聽聞這些理念後,心中也對太平道有了新的認識。他開始關注太平道在各地的所作所為,發現太平道確實在許多地方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施醫贈藥、興修水利、救濟災民等。
而張一凡這邊,他深知盧植在朝廷中的地位與影響力,若日後太平道與朝廷之間的矛盾激化,盧植將是一個極為關鍵的人物。他一方面繼續鞏固與盧植的這種微妙關係,另一方面也在暗中為可能到來的變故做著準備。
在太平道的內部,張一凡開始選拔一些有智謀、有能力的弟子,對他們進行特殊的訓練與培養。這些弟子將被安插在各個關鍵的地方,以便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作用。對於盧植這邊,他安排了一位最為聰慧、沉穩的弟子,化名潛伏在盧植身邊,成為一顆安插在對方陣營的釘子。
這位弟子名為趙軒,他自幼飽讀詩書,機智過人。他以一個普通幕僚的身份進入盧植的府邸,憑藉著自己的才華與謙遜的態度,逐漸贏得了盧植的信任。他在盧植身邊,時刻留意著朝廷的動向以及盧植的決策,將重要的資訊透過秘密渠道傳遞迴太平道。
與此同時,張一凡繼續在涿州及周邊地區積極傳播太平道的教義,發展信徒。他組織信徒們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作物,以提高當地的糧食產量,緩解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