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外的意思。原本景駒是要透過與秦嘉聯姻的方式,讓秦嘉對其生出歸屬感和輔保之心,若兩家聯姻,則景駒稱王時秦嘉必然是獲益最大之人,親族的關係能使秦嘉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只是到現在咸陽方面也沒有把景娥送回來,甚至連個訊息都沒有。齊地田氏一稱王,景駒和他不能不動,因為他們不動,秦嘉在東海動起來後他們就更被動。現在既然動了,就要藉機努力發展自身的力量,如果推測認為秦嘉會發展到萬人之軍,他們自己也必須有至少七、八千兵,這樣當兩方合併時,可以給秦嘉一些兵力上的“實利”,彌補暫未聯姻的缺憾,把秦嘉綁在自己的王座上。
“這樣吧,僕去主此事,以家兵中善言者在縣內和各鄉亭募集。”寧君主動請纓。
“如此就勞煩寧君。”
景駒向寧君行了一禮,寧君側身避開還禮:“公子於時機到時,將為楚王,可莫要向臣下行禮。”
景駒很謙和一笑:“此後事也,現下吾與汝並非君臣,寧君就莫要拘禮了。”
兩人相視一笑。
在景駒、寧君、秦嘉這個三角中,景駒與寧君的關係最密切,一直是密友,而秦嘉則是因頗具實力而讓二人願意招攬。從秦嘉的角度上,則是要借景駒王族的名號號召楚人而成大事,所以與景駒可算相互利用的關係。當然“相互利用”這個詞有點難聽,換個說法就是共生共存。
秦嘉明白,如果不能利用故楚貴族作為號召,自己一個遊俠就算擁兵再多,也無法真正名正言順立住腳根,最後還是要投靠一個諸侯(就像彭越最終也要投靠一方一個道理)。既然早晚要投靠貴族,那在起事階段就能用上的景氏第一是省心,第二作為一開始就擁立者也可獲得最大的利益。不過在秦嘉心中對景駒多少不太放心,怕被卸磨殺驢,所以才一直堅持要兩家聯姻。
寧君則不同。寧君和景駒一起起事不能說沒有功利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志向相同和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在寧君心中對大秦滅楚後不再封建諸侯國那叫相當的有意見,在他看來,景駒作為三閭王族是有資格稱王的,景駒除了有些瞻前顧後的小毛病外,其為人平和,有治政能力,對待庶民並不苛待,這從景駒的家臣和田客對其的忠心程度就可見一斑。
寧君認為,如果當初大秦滅楚後能立景駒這樣的人為王,那楚人的生活必定比現在要好數倍,大秦對天下的統治也會更穩定。現在倒好,大秦治天下,治得連閭左之徒都稱王了,那個陳勝算神馬東西。
寧君剛出了縣衙大堂迎面就撞上了一個人,定睛一看是秦嘉的家僕,再看衙外街上自己的家兵正在拴一匹滿身風塵的馬,就知道這是來給景駒報信的,連忙拉住此人先問了問。
秦嘉偕同他之前所說的董緶、朱雞石那些人,因同樣得到齊地田儋稱王的訊息,於三日前也已在東海郡起事,聚眾開始攻打郡治郯縣了。報信人稱,郯縣防守並不嚴密,且有內應之人,所以一、兩日必下。秦嘉請景駒立即在留縣共同起事,得手後迅疾招募兵員,十五日內匯合於彭城外,準備合力攻取彭城。
_
天光破曉。
兩萬張楚軍列陣營柵後,矛戟林立於前,強弩坐地待發於後。背後,其他各營各部,井然有序的向東撤退。
各個將領從周文大帳回營後,把當前的危難與我們的應對連夜一直傳達到了伍長,對穩定崩潰的軍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然,上級指示的傳達肯定不會原樣照轉,誰都沒向兵卒們提到東側函谷關有秦軍十萬、把伍頹的六萬人向西驅離了二十里,只是說,向東與伍頹的幾軍合兵,壯大自身抵禦秦軍的力量。
很奇怪的,秦軍並沒有銜尾追殺的意思,雖然騎著馬的斥侯一批一批的馳到周文大營的五百步外,但秦軍大營中並沒有集合出擊的鼓號之聲。一直到巳正,阻擊掩護的兩萬軍卒自身也開始緩緩退走,並點燃了大營的營柵防範秦人突然出擊。即便如此,到酉時,周文的後軍都已退兵四十里,也未見秦軍追來。
周文軍也是挺拼的,這一日退兵五十里,準備明日入夜前就與伍頹匯合。
秦軍一直沒有跟上來讓周文有些奇怪,也有些不安,所以早就命令後軍派出騎馬斥侯去打探。派出去十個,回來了三個,秦軍的斥侯也不是吃素的。不過訊息總算打探到了,秦軍不是沒追,而是等阻擊的後軍拔營退出十里後,才緩緩的跟了上來,目前屯於三十里外。
第二日酉時,周文終於在秦軍沒有進行騷擾的情況下順利與伍頹會師。伍頹的兵卒損失並不算大,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