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村農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且,就眼下這種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時代,他就是想獨善其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才有他之前在周澤判案時候爭告身一事,
在他看來,與其將希望寄託於他人,不若將命運緊握己手。
經歷了這麼多以後,他總算明白,他在另一個時代所看到的一句話。
“真理只在炮彈射程之類內,尊嚴只在劍鋒之上。”
命運只有把握在自己手上,才最為穩妥。
如今,他為了自己的命運,即將去搏命,
雖然,此刻的他還比較弱小,他的前途也吉凶未卜,但是,他必須要去爭,要去求存。
所以,走一遭帝都,搏一個未來的發展前景,勢在必行。
如果此行,他真能從帝都全身而退,活著回光州,那他一定會潛心發展,以待天時。
若是賭錯了,不幸身死,那便是自己命該如此。
打定主意,他和李少嚴說了自己的想法,李少嚴雖然很是擔憂,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最終在李如璋的安慰下,也只能讓李如璋去帝都走一遭。
李少嚴很清楚李如璋和自己說的那些話,
雖然,如今帝國腐敗無能,貪官汙吏橫行這個帝國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但是,也的確還沒到起兵的時機。
然而,他又實在擔心李如璋的安危。
於是提出,他將大軍停靠孟津渡,等待李如璋覲見帝君完畢,回來再一起啟程。
這個方案,也被李如璋拒絕了,真要這樣,怕不是帝都方面,反而會捕風捉影,到時候,弄巧成拙反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李如璋提議只帶了一些精銳機靈的親衛,同他一起前往帝都。
臨行之前,李少嚴表示仍然不放心朝廷那邊,他會沿途留下一些軍士,一路蟄伏,
若是朝廷真要對李如璋欲行不軌之事,他便即刻揮師入京,營救李如璋。
這番話讓李如璋大為感動,
在前往帝都的這短短路程裡,他就親眼目睹了,幾起害民、欺民事件的發生。
有當地官府的人,也有本地守軍兵士。
世道人心敗壞如斯
一路上,他都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畢竟自己現在都還是前途未知。
正所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歷朝歷代,越是靠近中樞,越是魚龍混雜,在這個朝代也不例外,
嵩朝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到帝都,不知官大官小,不到荊揚,不知錢多錢少。”
便說明了這兩個地方的人情風貌特色。
說不準自己管的某件事身後,就牽扯到朝廷哪個要員身上。
就這樣,一直行進到了帝都,先在驛館稍作休整,一面往朝廷方面遞了請見帝君的奏章。
帝君自從上次與北虜議和之事以後,便是整日待在後宮聲色犬馬,醉生夢死。
右相又大病一場,朝中大小諸事,全權歸左相處置。
今歲,秋日時節,
在左相的提議下,朝廷方面又在民間大肆蒐羅美人,為帝君選秀,
對外名義,帝君子嗣單薄,皇統羸弱,替帝君選舉才貌俱佳之人,屆時帝君子嗣眾多,才能從中遴選最適合成為下一代帝王的皇子。
說來也怪,
如今的帝君,雖然後宮佳麗三千,藏盡天下美人,
然而,不知道是何緣故,卻子嗣緣淺,香火單薄。
帝君子嗣中,陸續有過六個皇子,
不過,其中五個,都不幸幼年早夭,
如今,帝君子嗣不過一兒兩女。
這最後一根獨苗,還尚且年幼,說句不好聽的話,能不能長大成人,還難說。
所以,這選秀之事
帝君雖未明言贊同,卻也未曾出言反對。
畢竟,江山社稷,終究需要傳承啊,
所以,好像帝君整日在後宮埋頭苦幹,也是理所應當。
李如璋的名刺,遞上去三日,仍不見被召見。
李如璋心裡有些惴惴,莫不是這帝君從頭到尾都惡了自己?這一來,便給自己下馬威。
李如璋在考慮危險係數,他本就是死過一次的人,再次重生可不得小心翼翼?
就在李如璋在權衡風險係數的時候,這邊中書省,總算看到了他求見帝君的奏章。
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