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豈天助我乎?秦可滅矣!”?
莫佩他在得知虞晃被免官之後,直言東秦是在“親掘墳墓,自毀長城”,並認為“彼將墜者,其社稷江山也”、“秦可滅矣”,足可見虞晃被免官對於當時東秦北境邊防的影響。總之,“虞晃案”之後,東秦北境(尤其是幷州地區)邊防極度廢弛,這是“虞晃案”的另一個間接影響。
(三)小結
綜上,除虞晃被免官、冉由擔任新一任幷州刺史這一直接影響外,“虞晃案”還對東秦造成了門閥勢力膨脹和北境邊防廢弛等間接影響。而在後世史家看來,門閥勢力膨脹後的朝政腐敗墮落與北境邊防的極度廢弛,是東秦王朝最終滅亡的兩個重要原因:
史臣曰:穆宗之時,門閥墮落,賴其資第,坐至公卿。鄧灼虛靜,尚不為愆;至於冉垕、薛楚,結黨排貳,進同彈異,愛私者擢拔,忌恨者黜抑,遂使綱紀混亂,政序衰頹,東都之浸羸,此輩不能辭責也!?
爰及穆宗成皇帝,留心犬馬之事,肆意山水之間,怨讟興於黔首,邊防弛乎鄣塞。降及熹宗靈皇帝失御戎旅,崩弒行陣,韃靼間隙,寇虐神洲,河北罹其荼毒,山東嬰厥禍難。?
(都雲令注曰:)嗚呼,以臣觀之,光宗溘然登遐,捐棄烝庶,穆皇奉纂,默然垂拱。而門閥世族,玩珪金鑾;驕藩強嶽,裂土分疆;豪強莊主,侵貧兼弱;鄣塞邊亭,彌廢寖弛。以光宗之神資,稟曠代之權略,尚能條理中外,承平朝野;俟穆宗之怠倦,逢熹宗之顛覆,遂罹倒懸陸沉,人危披髮。?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可以說,“虞晃案”的結局,為東秦王朝敲響了最終滅亡的喪鐘。
結語
綜上,秦穆宗即位初期,試圖依靠寒門人士來抑制門閥勢力,導致寒門與門閥之間的尖銳對立,是“虞晃案”爆發的大背景。“虞晃案”的經過,可以簡單概括為:虞晃因為調發郡兵追擊韃靼時未及時將情況上奏給朝廷,被冉垕彈劾;朱詹試圖以“沙場之上”可以因時制宜為理由,為虞晃開脫;然而冉垕以虞晃進行戰略決策之時在“州境”之中,而不是“決機乎戎場”為由,堅持彈劾虞晃“擅為調兵”;最終彈劾成功,虞晃被免官。而“虞晃案”導致了東秦後期門閥勢力的膨脹與北境邊防的廢弛,則為東秦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餘論:略談朱詹
作為秦穆宗初期寒門人士總代表的朱詹,他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
相比於那些衣冠累代的門閥,朱詹的家境並不突出,他“少貧乏”,只能“常為人苦力”。但他卻並沒有甘於現狀,反而“頗耽學,每為人傭抄,以機讀書,故略有學識。”最終被舉為賢良,在永弘七年成為了一名“縣主簿”。與門閥世家人士二十歲左右便動輒以中六百石、六百石的官位起家相比,朱詹在三十歲這樣的年紀,起家官也只不過是一個“比三百石”的主簿而已。
但是,朱詹卻不乏能力與品德。面對劫掠行人的“賊首”鞠虎,朱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將其引上正軌,使其改邪歸正,親自為其改名“鞠悟”;在常山郡別駕任上之時,“郡內人民好鬥,每有爭端,持械而殘殺,多有傷害。自詹就位,每和解勸導,以是日少,或偶有鬥者,每曰:‘莫使朱別駕聞我等負之。’”?在這時,恰好朱詹又碰到了秦光宗這樣一位善於唯才是舉的君主,於是,或許是因為看重朱詹的才能與名聲,或許也是因為希望能夠為剛剛當上太子、日後將要即位的秦穆宗組建一套以寒門才俊為主幹的東宮班底,?光宗任命朱詹為“太子中庶子”,輔佐太子(秦穆宗)。
於是,在秦穆宗即位之後,作為東宮舊臣的朱詹,在秦穆宗試圖以寒門人士抑制門閥勢力的機遇之下,被任命為尚書檯令。當年那個“常為人苦力”、“每為人傭抄”的窮小子,居然一朝成為了東秦王朝權位最高的大臣,無怪當時“天下驚駭”。被委以重任的朱詹,並非有辜負秦穆宗的厚望,而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常晝夜不離臺司,勤勉庶務,甚得稱職”。然而,習慣了由他們掌控高官之位的門閥世族,自然不能容許朱詹這種寒門人士,因此,以冉垕為代表的門閥人士不斷尋找機會,企圖擊敗朱詹。
最終,雙方之間的激烈較量在“虞晃案”中爆發,實力有限的朱詹最終在這場鬥爭中失敗,門閥人士贏得了勝利。此後,門閥人士不斷加緊攻勢。而朱詹早在“虞晃案”之後就已經“甚寒心,常慨嘆於時”了,在“既不能保虞晃,策復不受聽”的情況之下,“遂憂憤,屢乞骸骨”,可見,此時的朱詹已經心灰意冷。雖然當年親手將他提拔到尚書檯令的秦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