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六歲。
杜如晦逝世後,唐太宗追贈開府儀同三司。下葬時,加贈司空,諡號成,並親筆下詔令虞世南為杜如晦撰寫碑文。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命閻立本為二十四位功臣繪製等身像置於凌煙閣中,杜如晦位列第三。
杜如晦現僅存《虞世基罪當死論》這一篇文章,是上書給唐太宗的奏議,文中認為臣子的職責是諫諍,應該恪盡職守,有言於天子,不可偷安高位。他為唐朝初期的政治穩定、制度建設以及人才選拔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魏徴(公元 580 年 - 643 年),簡化字為“魏徵”,字玄成,祖籍鉅鹿郡下曲陽縣。他是初唐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生平經歷:
早年坎坷:魏徵出生名門望族,但早年家道中落。他年少時父親便去世,因不善經營家中產業,出家為道士。隋末天下大亂,他先後投奔瓦崗軍、竇建德,竇建德兵敗後又再次歸唐。
輔佐李建成:魏徵歸唐後,被隱太子李建成納入麾下任太子洗馬。他見秦王李世民功勳見長,勸說李建成應儘早鞏固太子之位,並積極為他出謀劃策。比如建議太子李建成請戰立功,採用招撫政策瓦解劉黑闥的農民起義軍,同時結交山東豪傑,壯大了李建成的勢力。
歸降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不計前嫌,禮遇魏徵,授其諫議大夫。李世民派魏徵安撫河北的李建成、李元吉舊部,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2. 政治作為:
犯顏直諫:魏徵以敢於直言進諫聞名於世。他一生向唐太宗陳諫二百多條,絕大多數都被太宗所接受。比如在泰山“封禪”一事上,他堅決反對,認為當時國家還未完全穩定,搞封禪是勞民傷財之舉,最終使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議。
倡導“民本”思想:他多次勸唐太宗以隋亡為鑑,提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觀點,建議李世民“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任賢受諫”“薄賦斂,輕租稅”。
參與史書編纂:貞觀三年(公元 629 年),魏徵遷為秘書監,開始參預朝政,並校定古籍。貞觀十年(公元 636 年),魏徵歷時 8 年領編修撰完成《隋史》等史書,他對各史“多所損益,務存簡正”,使這些史書獲得“時稱良史”的讚譽。
主張任人唯賢:他主張選拔有才能的人才,打破門第觀念,不問出身,只要有才能、有品德就可以得到提拔和重用。
3. 後世影響:
魏徵對唐太宗時期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幫助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他的諫言和思想對後世的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和社會價值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體現了對魏徵的高度評價和敬重。魏徵去世後,唐太宗賜其司空、相州都督的官職,諡號“文貞”,陪葬昭陵。
總的來說,魏徵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忠誠、正直和智慧為後世所敬仰和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