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背水一戰,乃是漢語中的一則廣為流傳的成語,它源自於西漢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淮陰侯列傳》。這個成語最初的含義是指軍隊背靠臨近河水的地方佈置陣勢或者擺開戰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意義逐漸深化和擴充套件。
如今,背水一戰更多地被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方勢力處於極其艱難、沒有退路的絕境之中,但仍然毫不畏懼,毅然決然地為了尋求一線生機而出手一搏,展開一場生死攸關的決戰。這種行為往往展現出無比的勇氣和決心,充滿了破釜沉舟的氣概。
該成語不僅常常應用於緊張激烈的軍事行動當中,描述戰士們在生死存亡之際奮勇殺敵的英勇場景;同時,它還可以被引申到其他具有類似“決戰”性質的行動之上。比如在商業競爭、體育賽事乃至個人生活面臨重大抉擇等場合,人們都可能會選擇背水一戰,以全力以赴爭取最終的勝利。
從語法角度來看,背水一戰屬於連動式結構,在句子裡通常能夠充當謂語成分,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主體所處的狀態以及採取的果斷行動;此外,它偶爾也能作為定語出現,對相關事物起到修飾限定作用,進一步突出其關鍵性與重要性。總之,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日常交流中,背水一戰都是一個極具表現力且富有內涵的詞彙。
成語出處
“漢將韓信率兵攻趙,出井陘口,令萬人背水列陣,大敗趙軍。”“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1
後人據此提煉出“背水一戰”這一成語。1
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之際,風雲變幻,局勢緊張萬分。彼時,韓信親率大軍抵達井陘口,與趙軍形成對峙之勢。而鎮守井陘口的乃是趙軍赫赫有名的大將陳餘,其麾下更有智謀過人的謀士李左車。
李左車目光如炬,精準地剖析著當下的戰局形勢。他深知漢軍遠道而來,後勤補給線綿長且脆弱。於是,他向陳餘進言獻策,主張一方面牢牢守住井陘口,讓漢軍難以突破防線;另一方面則派出奇兵繞小道出擊,截斷漢軍的後勤供應。如此一來,韓信失去了後援支援,必然會陷入困境,最終只能落荒而逃。
然而,陳餘自恃手中握有二十萬重兵,兵力遠勝於僅有三萬新兵的韓信。他堅信憑藉絕對的兵力優勢,可以輕而易舉地在正面戰場上擊潰漢軍。因此,對於李左車的良策,陳餘不以為然,執意要與漢軍展開一場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鋒。
就在此時,身處敵陣後方的韓信已然洞悉了敵軍內部的分歧和動向。時間悄然流逝,轉眼已至深夜時分。但韓信毫無倦意,依舊精神抖擻地坐鎮營帳之中,精心謀劃著次日的作戰方略。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果斷下達命令,派遣一萬精兵迅速行動起來。
這一萬將士揹負著使命,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無聲息地向著預定地點進發。他們抵達目的地後,按照韓信的指示,故意將自己的後背緊貼著滔滔河水,列成整齊的一字長蛇陣。這般佈陣看似冒險至極,實則暗藏玄機,旨在吸引趙軍主動出擊。同時又派兩千輕騎兵,在那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每一名士兵都緊緊地握著手中那面象徵著漢軍榮耀的旗幟,他們悄無聲息地踏上了前往井陘口山背後的道路。山路崎嶇不平,但這並沒有阻擋住他們堅定的步伐。
當夜幕完全籠罩大地之時,這支隊伍終於抵達了預定地點。他們靜靜地潛伏下來,等待著黎明的到來以及那場即將爆發的激烈戰鬥。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了戰場上,照亮了雙方嚴陣以待的陣勢。隨著一聲令下,戰鼓如雷般響起,震耳欲聾。韓信親自指揮著漢軍,從井陘口發起了勇猛的攻擊。而趙王和陳餘也毫不示弱,率領著趙軍傾巢而出,迎頭而上。剎那間,喊殺聲、兵器相交聲響徹雲霄,兩軍瞬間陷入了慘烈的廝殺之中。
就在正面戰場打得難解難分之際,那兩千名早已埋伏多時的輕騎兵敏銳地捕捉到了戰機。只見趙軍營地空空蕩蕩,防守薄弱。於是,他們如同離弦之箭一般,飛速衝進了趙營。這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們動作嫻熟且利落,迅速拔掉了趙軍的旗幟,並將鮮豔的漢軍旗幟高高插起。一時間,原本屬於趙軍的營帳內處處飄揚著漢軍的大旗,彷彿一片紅色的海洋。
與此同時,正在前方與漢軍鏖戰的趙軍探子遠遠望見自己的大本營竟然被漢軍佔領,旗幟盡換,頓時大驚失色。他急忙策馬狂奔回營,向趙王稟報這一驚人的訊息。趙王聽到這個噩耗後,臉色驟變,心中暗叫不好。原來,他之前還嘲笑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