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描繪了古代中國七夕節的情景。?詩中寫道:“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這首詩透過描繪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的場景,展現了古代人們在七夕節乞巧的習俗,表達了人們對智慧和巧手的追求。?12
在古代中國,七夕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被稱為“乞巧節”。在這一天,婦女們會進行各種活動以乞求智慧和技巧,其中最典型的習俗是對月穿針。如果線能夠順利穿過針孔,就意味著獲得了巧手和智慧,因此這個節日也被稱為“乞巧節”。
林傑(831—847),字智周,是唐代的一位詩人和書法家。他自幼聰明,六歲便能賦詩,下筆成章,且精通書法和棋藝,被譽為神童。他的作品《全唐詩》中僅存兩首詩,其中《乞巧》是其代表作之一。
《乞巧》是唐朝詩人林傑的詩,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間,表達了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
作品原文
乞巧1
(唐) 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2,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3。1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乞巧:古代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2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
3幾萬條:比喻多。2
白話譯文
逐句
全譯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3
創作背景
幼年時的林傑,對乞巧這樣的美妙傳說也很感興趣,也和母親或者其他女性們一樣。仰頭觀看那深遠的夜空裡燦爛的天河,觀看那天河兩旁耀眼的兩顆星,期待看到這兩顆星的相聚,於是寫下了《乞巧》這首詩。4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農曆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5
名家鑑賞
唐·唐扶贊曰:“詩、書並佳,實在難得!”6
作者簡介
林傑(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死時年僅十七歲。《全唐詩》存其詩兩首。5
說文解物
乞巧,唐代神童的詩歌,古老的民間傳統
參考資料
[1] 姚伍秋編著,詩詞曲聯寫作基礎知識,嶽麓書社,200909,第113頁
[2] 毓明笠,劉卓娟主編,中學生古典詩詞賞讀金典,中國言實出版社,201111,第212頁
[3] 劉聲鍔,苗林,李農等主編,精選古詩詞解讀 含中小學生必背的全部古詩詞,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07,第144頁
聽著語文老師溫柔地講著課文,我面前呈現出——一幅幅古代人們過七夕節的畫面。熱鬧的集市上,到處都是售賣乞巧物品的小攤,姑娘們穿著色彩鮮豔的衣裳穿梭其中。有的拿著精緻的綵線,打算回去編織成漂亮的飾品;有的聚在一起討論著如何才能在晚上向織女星乞求到更多的巧智。
終於下課鈴聲響起,我迫不及待地趴在桌上,閉上眼睛,想要再次回到那個充滿古韻的七夕場景。思緒漸漸飄遠,我又站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