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刻舟求劍”這一成語源自於一則充滿哲理的寓言故事,並被收錄在《呂氏春秋·察今》之中。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頑固地堅守舊有規則和方法,不知變通、拘泥不化之人。
在具體使用時,“刻舟求劍”常常作為謂語出現,表示某人的行為如同在船上刻下記號以尋找掉落水中之劍般荒唐可笑;有時也會充當定語,用於修飾那些思維僵化、不肯接受新觀念的人物形象;偶爾還能用作狀語,生動地描繪出某種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處事態度。總之,無論其語法功能如何變化,該成語都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旨在批評和警示人們要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切勿盲目遵循過時的經驗或模式。
中文名
刻舟求劍
外文名
carve on gunwale of a ovg boat
拼音
kè zhou qiu jiàn
近義詞
一成不變、依樣葫蘆、守株待兔
反義詞
借坡下驢、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察今》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
同義詞
楚人涉江
成語出處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1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刻舟求劍”。
成語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滑落江中,他趕緊伸手去抓,可惜為時已晚,寶劍已經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2。
2刻舟求劍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個記號,並且對大家說:“這是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2。”
大家都不理解他為何要這樣做,也不再去問他2。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楚人撈了半天,始終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嗎?我還在這裡刻上了記號,現在怎麼會找不到呢2?”
聽他這麼一說,那些人紛紛大笑起來,說道:“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會隨船移動,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劍呢2?”
成語寓意
通常情況下,劍掉入水中後必然會沉入水底,這可是眾人皆知的常識啊!然而,當船已經漸行漸遠時,居然還有人想要在船底下尋找那早已掉入水中的劍,這種行為簡直愚不可及、荒謬可笑到了極點!假如說當時船是處於靜止狀態的話,那麼劍沉入水底之後,在船的落劍之處刻下記號,然後沿著這個記號下水去尋覓寶劍,或許還真有找到的可能。只可惜,現實情況卻是劍一旦沉入水底便不再動彈,而船卻始終在不停地向前移動著。如此重要的客觀事實竟然未能在這位求劍之人的腦海當中有所反映。他一門心思地認為,既然劍是從哪個地方掉落下去的,那就應該從那個地方去尋找,並且堅信一定能夠將其找到。很顯然,他的這種認知與實際存在的客觀事實完全不相符,最終的結局也就不言而喻了——只能是以失敗告終。透過這樣一則生動形象的比喻故事,用來譏諷那些死死抱住教條不放、不知變通的人,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且極具說服力呀!
這一則成語當中蘊含著兩層深刻且發人深省的道理。首先第一層道理告訴我們:倘若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以及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與客觀存在的實際情況並不相符,那麼這個人在處理各種事務時,幾乎不可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因為只有當我們的思想觀念能夠準確地反映出外界的真實狀況,並在此基礎之上制定合理的行動計劃,才有可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最終達成預期目標;否則,便會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只能憑藉片面、模糊甚至錯誤的資訊去摸索前行,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而第二層道理則指出:客觀現實始終處於一種持續不斷地演進和變動之中。假如有人將那些過時的、僵化的規章制度當作解決層出不窮的新問題的不二法門或者萬能鑰匙,那麼必然會鬧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來。畢竟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新的挑戰和機遇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