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霞漫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承漢的文化,只為將秩序和和諧帶到這裡,可這個漢人卻告訴她,“殺”!
那和匈奴人有什麼區別?
袁華看著她離開,突然覺得自己有些殘忍,可他必須說出來,劉玉他們必須知道這個道理,否則他們沒有延續下去的權力!
忽然前隊有些亂,一個戰士策馬沿著佇列奔來,他高聲大喊,“前方有匈奴人的小隊,全體備戰!”。
袁華急忙策馬奔騰,他繞開中隊直接衝向前隊,大聲喊道,“等一等,我有話說。。。”
草海里,一支匈奴人的僕從小隊在前進,他們大約三十個匈奴牧人,五十匹馬,還有七輛馬車,馬車上捆著四十多個烏孫男女,他們在大聲說笑。
突然,前方有口哨聲傳來,遠遠的他們都能看到,一支匈奴騎兵在向著自己走來。
頭人大喊,“戒備!”,他坐在馬上,拿出了斧頭和盾牌。這片草原,沒有什麼人可以信任,你若是不展示武力,匈奴部落之間也會劫掠。很簡單,只要說自己部族是死在烏孫人手裡就行,那麼奴隸和財富就是他們的了。
三十三個匈奴牧民,取弓,持刀,慢慢聚集到前方,迎著那個不大的匈奴隊伍的方向。
袁華還是有一點緊張,他和八個戰士騎馬走在最前面,看上去吊兒郎當,雙手都沒有觸碰武器。
可他們的身後的有三排,三十個男男女女,都已經將各種弩機上弦,等待著發射。
雙方走到二百米,一個匈奴壯漢放箭,羽箭劃破長空,斜斜插在袁華面前的草地上,箭矢沒入泥土,羽杆在“嗡嗡”作響。
這就是“一箭之地”!
一箭的距離通常指的是古人用箭射出的長度作為度量,大約相當於一百三十步左右的距離,大約相當於今天的200米左右。這個距離是一個比喻性的說法,用來形容兩個地點之間相距不遠。
在古代,由於沒有現代的精確測量工具,人們常常使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動作來作為度量單位。箭作為一種常用的武器和狩獵工具,其射出的距離自然成為了一個易於理解和使用的度量標準。
對方在高聲喊著什麼,可袁華聽不懂,他只是低聲說道,“走”。
前隊的九人,突然就向左偏轉,開始策馬奔騰。
匈奴人的視線隨著這九人在移動,可下一個瞬間,有匈奴人大喊,“散。。。”
可話還沒有落音,對面原地不動的三十個男女騎手的弓弩已經扣下扳機和鬆開弓弦。
匈奴頭人,就這麼睜大眼睛的看著,他試圖抬起左手的盾,可弩矢的射速比他認知的箭快的多,兩根重弩的弩箭射透了他的身體,他的身體向後翻倒。
而他的身後,那些聚集起來的匈奴牧人,這一刻也倒下一片,十五人被射倒,亂成一團。
三十個射完弩的男女,打馬迴轉,居然向著遠處逃去?
匈奴人無比憤怒,他們盯著那三十個逃跑的人,大聲叫罵,狠狠地用馬鞭抽打自己的戰馬,開始提速追趕。
可就在這時又有族人在大喊,“右邊,小心!”
就見,那剛剛策馬奔騰出去的九人,已經迴轉馬速提的極快,從右側衝了過來。
老阿拉什大聲喊道,“倒!”
九匹並排疾行的戰馬,馬蹄翻飛;
九杆五米的長槍開始伏倒,槍尖如林,直指那剛剛開始提速的15名匈奴族人。
一百米,輕騎兵,其疾如火!
匈奴人和他們的戰馬看到那些銳利的矛尖,都有些害怕,想要側轉逃離,可兩軍已經交匯。
一瞬間,長槍入體的“噗呲”聲,慘痛的嚎叫聲,槍桿“咔嚓”的折斷聲,不絕於耳。
第一次衝陣,所有人都有些緊張,九杆長槍,只刺中五人。
袁華拿著斷開的槍桿,從一個匈奴人的眼前掠過,右手揮動槍桿,狠狠地拍在他的臉上,馬速加上手臂揮動的力量,這一下就把他打下馬背,雙手捂著臉,滿地打滾,拼命嚎叫。
等到他衝出五十步,馬匹迴轉之時,再看敵人,只剩下七人正在打馬想要逃離。
可遠處的三十人已經上好弩機,開始散成一條直線撲了過來,他們只能轉向。
袁華大聲喊,“射馬,射馬”
三十把弩箭射出,草原人比袁華更懂什麼是騎戰,他們全都向著馬匹射擊,人仰馬翻,只有兩人衝出箭陣。
一群解憂部騎兵追了出去,老阿拉什和古爾麗也緊追其後,雙方在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