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好吧!”鎏帝心意已定,對慶來章示意道,“你就將我族的來歷向他細細道明吧。”說完雙目一閉自顧養起神來。
“微臣遵旨。”慶來章咳嗽一聲清了下喉嚨開始娓娓道來。
果然如汪鈞所料,如今的大廈皇族和古大夏有著很深的淵源,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古大夏最赤膽忠心的皇親國戚!
有緡族起源於五千年前的魯地西南的有任(仍)國,該族中多出能織善繡的美女,所以當時很多皇后、王妃都是出自這一族,於中原各族中影響不小。
其中身份最顯赫的當屬《竹書紀年帝相》中記載的古夏朝第五世王“ 帝相 ”的皇后有緡氏又被稱為“緡後”。
帝相二十七年,大臣“寒浞”叛亂,派人殺了“ 帝相 ”。
“緡後”懷著“ 帝相 ”的龍種落難逃回了孃家有緡族,並躲藏到了魯地的和有緡族關係親密的有仍國中。
並於第二年產下古夏朝赫赫有名的皇子——“少康”。
這個“少康”就是後來的古夏朝第六代君王,少康成人後,藉助有緡、有任和舜帝的故國有虞國的幫助與庇護,躲過了寒浞的追殺。
並率領有虞國借給他的部隊,聯合夏室舊臣,一舉攻下了故國夏都,殺了寒浞與其子澆,滅其族地,奪回了夏室江山,這就是史稱“少康復國”的古夏早期著名歷史事件。
有緡族和有任族由於冒滅族危險而護駕有功,共同成為了古夏王朝的重臣盟國。
又由於有緡族除了編織以外,和有仍族都是以擅長養蠶出名,雙方在經歷了救護少康的同患難共富貴後,乾脆合二為一的成為了一個大族,史稱“有任(仍)氏”,號“緡”。
後因“緡”為帝后又是少康母族,政治地位高、名號響亮,所以對外也統一號稱“有緡氏”。
在外人看來有緡族和有任族都有養蠶的專長,所以他們的圖騰符號就用了祖臺下面旗幟上的那個甲骨文的“蜀”字,寓意他們是看管蠶蟲的人。
這也是當初在簽訂“洛雅齋三約”的時候,鎏帝再三強調要保證大夏絲、棉紡織業的田地不能用於種糧的緣由——人家要保護傳統優勢業務嘛。
隨著緡族的權勢和地位越來越高,古夏皇族對他們也愈發的信任,只要是“有(任)緡”族提出的建議,大多都會得到皇族的支援。
慶來章無比自豪地解釋說,如今“信任”、“任意”、“任務”、“任何”等等這些詞就是這麼衍生得來的,緡族在古夏王朝裡的重要性由此可管中窺豹。
以至於最後少康將泰山下岱廟中的祖器看守這個重大責任都完全託付給了他們,連帶著將岱廟內的祭祀占卜人員也移交給了緡族管理,以方便岱廟內日夜香火不斷的祭祖活動。
而這些岱廟的祭祀裡面就有慶來章的先祖,他是大夏王朝裡掌握著《易》使用秘密的那幾個高階祭祀人材之一。
接下來的幾百年裡,緡族對夏皇族一如既往的忠心耿耿,岱廟在他們的打理下成為了古夏國地位超然的存在。
以致岱廟所在地的泰安當時也被以“蜀”邑命名,這在那時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輝煌!
緡族逐漸成為了古夏王朝一族之下百族之上的夏之超級盟國。
不光如此,古夏皇族還將鑄造祖先的青銅祭器這個超級重任也交給了緡族。
大禹在參照黃帝鼎鑄神州“九鼎”時就掌握了青銅鑄造技術,“九鼎”被當做皇權的象徵放置於古夏都洛城內。
後來陸續採集來的青銅原料,就被古夏皇族委託給岱廟的管理者緡族,用來鑄造歷代的夏王遺像以供後人祭祀。
幾百年來,緡族負責鑄造了古夏從大禹開始的歷代先王的十三尊青銅頭像,直到古夏第十四帝孔甲執政,情況才發生了巨大變化。
古夏的王從孔甲帝開始,個個都貪圖享樂,往往為一己私利不理他人死活。
為了給自己建造宮殿,甚至連鑄造青銅祖器需要的材料也不再派人去採集了,經有緡族的多番好心勸阻也無濟於事。
夏皇族還因此對有緡族產生了隔閡,兩家的關係不再如以前一般親密無間了。
所有這些事都讓大家覺得“夏後德衰”,從而導致人心漸失。
古夏王朝由此逐漸走向衰敗,諸侯們也開始對夏王的暴政表示出不滿,不時會有諸侯為此叛國而去。
從孔甲開始直至最後帝桀在位期間,經歷了最後這四位古夏王都沒有改變這種狀況,政局反而是越來越動盪,諸侯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