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遙寄雲書萬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譙周直奔主題,劉諶也就不多廢話,直接開門見山:

“譙大夫是不是準備等孤登基之後,便辭官回鄉,專治經典?”

譙周沉默了一下:

“不敢欺瞞殿下,臣確實有此打算。”

“孤不許!”

譙周抬眼看著劉諶,想從對方的眼裡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但是卻只看到劉諶的一臉真誠。

“殿下這又是何苦?臣曾經勸降陛下,害陛下崩於賊人之手,殿下不責怪臣已經是恩德深厚,臣又怎麼敢貪戀權位不去。”

面對譙周,劉諶自然不會像對待宗預那樣有什麼說什麼。

所以在聽到譙周的話後,劉諶說道:

“譙大夫乃三朝元老,對大漢如今的處境再清楚不過了,孤不過一宗室爾,父兄皆亡,只能為國家計,忝居大位。”

“正是需要譙大夫這樣德高望重之人安定朝野的時候,如果譙大夫這個時候棄國家而去,那可真是一心盼著大漢亡國了。”

譙周聽到劉諶的話,不由得渾身一震,這頂帽子實在是扣的太大了,自己根本就擔不起來。

可是這頂帽子又只能扣在自己頭上,因為先帝正是在自己的影響下,才會開城投降,也間接的導致了老劉家如今就剩下劉諶這一根獨苗。

真要是讓這頂帽子落在自己頭上,就算自己是蜀中大儒,也只能找棵老歪脖子樹,然後自掛東南枝。

“臣豈敢有這樣的想法……”

不等譙周把話說完,劉諶就直接打斷:

“既然譙大夫沒有這樣的想法,那從現在開始,就敞開府門,不要再閉門謝客了。”

眼見劉諶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譙周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點了點頭說道:

“臣遵旨!”

強行留下譙周之後,劉諶才說出自己的真正意圖,之前在宗預府上的時候,宗預曾經點出了幾個譙周的學生的名字。

其中自己最熟悉的就是陳壽和李密。

前者就是寫下《三國志》這部鉅作的主人。

後者就是寫下媲美《出師表》的《陳情表》的作者。

以一句再普通不過的“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把司馬家的遮羞布給扯了個精光。

這樣的人才,劉諶怎麼可能放過他們。

“譙大夫身為蜀中大儒,也曾經教出過不少的學生,如今大漢廟堂上人才凋零,孤想問問你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舉薦?”

聽到劉諶的這番話,譙周總算是知道劉諶來找自己幹什麼來了。

大漢總共經歷了兩次的人才凋零,第一次是夷陵之戰,在昭烈皇帝的一意孤行下,被陸遜一把火把大漢未來幾十年的人才儲備給燒了個乾淨。

第二次就是諸葛亮連年北伐,耗盡了幾乎是最後一點人才儲備,如張苞等二代領軍人物凋謝殆盡。

若不是收降了一個魏將姜維,大漢早就已經沒人能夠支應起門面了。

如今朝堂上這些人是什麼人,幾乎都是官二代,或者是官三代。

別的不說,就說剛剛戰死綿竹的諸葛瞻,身為諸葛亮的兒子,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很早就走到了位極人臣的那一步,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綿竹之戰,葬送了成都最後一點可戰之兵,可以說是導致大漢舉國投降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好在諸葛瞻父子以身殉國,所以也沒有人去責備他。

可這恰恰就是大漢現在面臨的最大危機,沒人!

還是那句話,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滅亡都不可能是單一的因素。

這些所有的因素糾纏到一起,才會讓一個國家,一個朝代在滅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什麼歷朝歷代幾乎都能出現一箇中興之主,但卻從來沒有出現一個真正能力挽狂瀾之人?

就是因為歷史的發展不以個人的意志作為轉移,他可以拼儘自己的力量踩一下剎車,但也僅僅只是踩一下剎車罷了。

想要興復大漢,劉諶就不能再用那些尸位素餐的官二代,官三代,而是要重新啟用一些人才。

靠他們把大漢這艘已經四處漏水的船修補一下,讓其回到劉諶想讓它前進的方向上去。

於是重新選拔人才就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而譙周身為蜀中大儒,身邊肯定集結了不少精英人才。

對於治理一州之地而言,肯定是綽綽有餘。

高祖劉邦在沛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乾:從一介布衣到權傾天下!

大乾:從一介布衣到權傾天下!

猛吃八大碗
關於大乾:從一介布衣到權傾天下!:趙崢重生到了一個歷史上從來沒出現過的朝代,一窮二白,還有個拖油瓶妹妹?娶個老婆,是個剋夫命?沒事我命硬,誰讓老丈人家家境殷實呢!一不小心捲入五龍奪嫡的朝堂風雲,趙崢抽出腰間的刀,誅奸臣,平四夷,再回首,已是權傾天下!
歷史 連載 10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