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我同樣瞭解人性! (第1/3頁)
一兩故事換酒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善長猛地看向夏之白,面露不善。
以他在朝中的身份地位,過往凡是開口,除了朱元璋,其他大臣莫不要看他臉色,鮮少有人敢反對,但今天,夏之白竟敢當眾質疑。
這讓李善長感覺被拂了面子。
李善長冷眼望著夏之白,冷聲道:“朝廷商議重事,輪得到你說三道四?”
“而且你覺得我這太師,還沒你對天下之事看的清楚?”
夏之白不卑不亢,朝李善長拱手,盡顯禮節之數,淡淡道:“國家之事,豈能按資排輩?若是天下都以誰年長,誰資歷高而論,那此刻站在朝堂論政的,就不該是諸位大臣了,而是天下那些最年長的老者。”
“然此刻身處朝堂的非是他們。”
“因為治國不按年齡。”
“而論實際。”
“再則。”
“治國看要的是實際情況,豈能執著在口舌之快?”
“既然太師認為我說的不對,那我自當拿出我的論證,用來證明我所說為真。”
“也比太師提出的更好。”
“在太師及其他大臣看來,南方的事,不易大動,而當儘快止息,但我並不怎麼認為,任何事有因就有果,若是都這麼草草敷衍了事,只不過是將矛盾往後拖延罷了。”
“如今大明新立,正是百廢待興,群臣勵精圖治之時,也當有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的決心。”
“更該把解決矛盾問題作為臣子首要職責。”
“南方的事不僅不能敷衍。”
“更當嚴肅處理!”
夏之白絲毫沒有退讓,據理力爭著。
李善長長袖一揮,冷哼一聲道:“那我倒要看看,你究竟還幹什麼?!”
夏之白笑了笑,緩緩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
“治國亦然。”
“尤其我等身為朝廷官員,更當以天下為己任,以天下的長治久安為目標。”
“太師方才所言,的確能很大程度制止爭端。”
“但並沒有解決實質問題。”
“因為說到底,最終還是朝廷買單,朝廷撥下錢糧,用以維持這些灶戶生計,然人都是貪心的,這些灶戶見不用做工,便能獲得朝廷給的錢糧,今後只怕更會鬆懈怠慢,更無心去謀生路了。”
“大明的稅糧,是用來養懶漢的嗎?”
“若非不是。”
“那一兩年內,朝廷可能給這些灶戶安排到足夠的工作,或者分配到足夠多的田地?”
“只怕也做不到。”
“那基本意味著,朝廷為了穩定,只能繼續供養著,或者是朝廷去貸糧,但這些人沒有工作,用不了多久,就不得不賣房賣兒賣女還債,我大明何以淪落到這般地步?”
“要不然朝廷就心狠一點。”
“直接清理人口。”
“殺了!”
“然天下剛才戰亂中恢復,本就生計凋零,又殺這麼多人,恢復起來更加困難。”
“人是一種很重要的資源。”
“哪怕不算細賬,也很容易看得出。”
“灶戶會成為大明的麻煩。”
“為了避免讓灶戶久拖成災,必須得在剛起勢時解決掉。”
“因為現在就是解決的最好時候。”
“朝廷一直有南人北遷的動作,那可否意味著,將這些灶戶遷移到北方,是符合大明的內政的?”
李善長目光一沉。
夏之白又道:“南方田地多為有主之地,就算能分給這些灶戶,又能分得了多少?而北方能分給這些,甚至能達到一個家庭十畝田地,這個數額的田地,哪怕北方的產量不足南方,依舊能為朝廷帶來不菲的田租。”
“朝廷何樂而不為?”
“此外。”
“陛下一直致力於彌合南北。”
“南人北上,又何嘗不會加快南北融合?”
“北方地域遼闊,但這些年一直是胡漢混雜,雖然漢人數量不少,但並沒有形成壓倒性的優勢,誰又敢保證,日後這些蒙古人、女真人、色目人不會突然倒戈?”
“以漢制夷才是正道。”
“但僅靠北方自身的漢人,又能做到多少?不充實北方漢人,朝廷想真正做到以漢制夷還需花費不少時間,這豈不是增加了北方的不穩定因素。”
“北方不少人本就傾心北元,朝廷焉能小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