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翰林院大學士! (第1/3頁)
一兩故事換酒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不置可否。
他動心了。
他過去之所以不徵收商稅,主要原因是收不上來。
既然收的上來,他自是樂於去收。
錢,什麼時候都不嫌多。
而且夏之白說的很合他胃口,為君者,就是要把手伸到士紳頭上,現在計程車人地位太高了,總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樣子,總感覺這個天下缺他們不行,他過去一直有心打壓,只是始終沒有成功。
加上他會盯著北方。
要是成功,朝廷能借此得到大量的商稅,還能把可能威脅朝廷的權貴壓下去。
這才是最主要的。
朱元璋目光陰晴不定,揹著手道:“你說的沒錯,有的事,咱還是要去做,咱自己倒是不在乎,但不能把問題留給後世子孫,咱就再給你一次機會。”
“看看你的大經濟能不能成行。”
“說吧。”
“伱想要什麼”
“只要不過分,咱都滿足你。”
朱元璋看向夏之白,難得的大氣一把。
夏之白目光一喜。
他沉思了一下,拱手道:“臣目前並不準備要官,臣只想讓翰林院的官員,幫臣做一些事。”
“什麼事”朱元璋蹙眉好奇道。
夏之白一臉正色,一字一頓道:“簡化文字!”
朱元璋挑眉。
他狐疑的看著夏之白,不明白髮展北方,跟‘簡化文字’有什麼關係。
夏之白解釋道:“矯枉必須過正。”
“當今天下的教育體系,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華而不實,空洞乏物。”
夏之白道:“從古至今,天下都踐行著兩套教育體系,一套是給上層用的,叫門內知識,一套是給底層用的,叫門外知識,至於內門知識教得什麼,我並不瞭解,也沒有心思去了解。”
朱元璋雙眼微闔。
他深深的看著夏之白,眼中閃爍著明滅可見的眸光。
他自然不信夏之白這番話。
若是不瞭解,又豈能說出這番話
夏之白麵色如常,所謂的門內知識,他大體是知曉的,無非是心術權謀手段,也是姚廣孝學的那一些,正因為此,日後姚廣孝為朱元璋知曉,再給朱棣傳授這些,大怒之下,下令誅殺姚廣孝。
這一套門內知識,從秦漢開始,就越來越往上層集中。
最終漸漸演變為帝王之術。
對於這部分,夏之白是嗤之以鼻,很多帝王學太多,最終學的不倫不類,帝王之術,最起碼要把帝王培養成懂得育民之術的牧羊人,而非是培養成只懂得剝削壓榨天下的帝王。
夏之白道:“門外之術教的是仁義道德忠孝禮儀。”
“這部分天下教的太久了。”
“過去天下沒有紙張,獲取知識只能靠竹簡,加之學習成本很高,能夠掌握‘仁義道德忠孝禮儀’,已經是很難得了,但如今天下的學習成本很低,繼續只學這些,無疑是讓人往牛角尖裡鑽。”
“想要打破士的藩籬。”
“就要讓這些士人脫離現有的舒適區。”
“把眼光朝下,放在勞作上。”
“讓他們其餘的精力用在學以致用上。”
“只是如今計程車人不會主動去改變,因而想讓這些士人跟隨,就必須培養出一批掌握一定‘仁義道德忠孝禮儀’的工農,而這批人同時又有很強的動手能力跟操作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讓士人不得不跟著改變。”
“不然就註定為工農取代。”
“然大部分工農家境都不殷實,以當今天下的學習情況,每個文字每多一筆,哪怕只是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對底層百姓都是一筆很大的經濟壓力,因而簡化勢在必行。”
“簡化字並非我心血來潮。”
“從古至今,簡化字一直都在用。”
“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上面的‘於’,就是用的簡體,這樣的例子,在天下的詩詞歌賦著作中,隨處可見,我的想法,便是讓翰林院的學士,集中整理一下,推出更為簡潔明瞭的‘簡化字’。”
“用以教化天下。”
“同時還能幫助陛下讓《大誥》更深入人心。”
“官員唸的次數再多,也不及百姓自己看,甚至,還能將《大誥》列入必修教材,跟《四書五經》並列,從小抓起,從根上做改變,大明的風氣才會真正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