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聯邦毒品局始終不承認尤金尼奧·契亞尼尼之死與他的線人身份有關。據他們掌握的情報,契亞尼尼從義大利偷運出的10公斤海洛因到達美國後,因分贓不均而導致了同夥間的爭鬥,契亞尼尼於是派他的妻弟悄悄去義大利,又帶回了6公斤海洛因。他的妻弟在契亞尼尼遇刺前一個月被捕。所以毒品局認定契亞尼尼死於販毒團伙之間的內訌。
&esp;&esp;筆者後來知道,以上的一大段便是出自瓦拉奇備忘錄,亦稱瓦拉奇檔案,或瓦拉奇檔案。
&esp;&esp;何為瓦拉奇備忘錄?簡單地說,就是關於約瑟夫·瓦拉奇黑手黨生涯的綜合資料,包括聯邦調查局和聯邦毒品局的審訊記錄、瓦拉奇本人的交代和在參議院作證時的證詞,以及後來在美國司法部的敦促下撰寫的回憶錄。
&esp;&esp;當時的最高法院院長羅勃特·肯尼迪對瓦拉奇備忘錄的評價是,這“是美利堅合眾國在與國內黑社會惡勢力的戰鬥中最重大的情報突破”。
&esp;&esp;在瓦拉奇備忘錄之前,執法機關看到的是一個個孤立的,表面上互不相干,卻又層出不窮的謀殺案、綁架案、失蹤案、毒品案、縱火案、爆炸案……瓦拉奇備忘錄將所有這些零星案件,連同它們的作案人和幕後操縱者一起,擺放在了一張巨大的,精心編織的惡勢力網路圖上。
&esp;&esp;在瓦拉奇備忘錄之前,舉一個例子,聯邦調查局紐約地區的辦公大樓裡,“黑幫處”只有四名工作人員和一間辦公室,而“共產黨處”卻有400多人,佔據了整整一個樓層。瓦拉奇備忘錄之後,“黑幫處”人數激增,並在60年代末躍升為那裡最龐大的部門之一。
&esp;&esp;瓦拉奇備忘錄問世後十年左右,70年代初期,在美利堅大地上生殖繁衍了70餘年的義大利黑手黨,或“科沙·諾斯卓”土崩瓦解。儘管紐約五大家族和其他地區的一些殘部或散兵遊勇仍在繼續負隅頑抗,但曾盤踞於各大都市中的0多個家族從此不復存在。
&esp;&esp;耐人尋味的是,瓦拉奇備忘錄並非這位黑手黨“老兵”——0餘年來,約瑟夫·瓦拉奇在“科沙·諾斯卓”中的級別一直沒有超過“兵士”——經過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事情的起因純屬偶然,皆因其當事人犯下了一個在正常狀況下不可能犯的錯誤。
&esp;&esp;196年6月日早晨7點半,正是亞特蘭大聯邦監獄早飯後放風的時間。最近,監獄裡的幾座房子需要維修,工人們把拆下來的垃圾廢料等物堆放在操場的角落。獄方並不是特別在意那些可能被用作武器的磚瓦棍棒,因為這座監獄裡關押的都是非暴力犯人。
&esp;&esp;忽然,第8811號囚犯,因涉嫌販毒而被收監的57歲的約瑟夫·瓦拉奇從地上操起一根兩英尺來長的鐵管,朝一位背對著他的犯人衝過去。只眨眼的工夫,那人便血流如注,頹然倒地。
&esp;&esp;瓦拉奇馬上被帶進了禁閉室,俗稱“蹲小號”。當沉重的鐵門在他身後砰然關閉後,他居然由衷地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和安全,接著就覺得自己飢腸轆轆。他已經好幾天不敢吃東西了,總害怕有人會在他的飯菜裡下毒。
&esp;&esp;瓦拉奇的好心情很快便蕩然無存。看守過來告訴他,醫生說,那個被他用鐵管撂倒的約翰·約瑟夫·紹普生命垂危。
&esp;&esp;瓦拉奇倒並不在乎那個人是不是生命垂危。但是,“約翰·約瑟夫·紹普?”瓦拉奇一下子懵了,他記得他那一槓子明明是砸在了約瑟夫·狄坡勒摩的頭上。
&esp;&esp;在此之前幾個星期,瓦拉奇已經預感到了將有大禍臨頭。另一名和瓦拉奇因同一案子被捕的囚犯指控他向聯邦毒品局告密。也就不過一夜之間,瓦拉奇發現他成了他自己曾成功地實施多次的黑手黨暗殺計劃的目標。
&esp;&esp;瓦拉奇的一生中先後1次被捕,為了換取較輕的懲罰,他確曾向有關當局通報過一些毒品走私方面的訊息,但和死在他手中的尤金尼奧·契亞尼尼一樣,瓦拉奇從來沒敢透露過半點有關“科沙·諾斯卓”的情報。
&esp;&esp;進入6月以來,瓦拉奇已僥倖逃脫了三次險些讓他喪命的襲擊。第一次是有人給他送放了毒的食物。第二次是一幫獄中的黑手黨分子把他赤身裸體地堵在了澡堂子的角落。第三次是故意讓他捲入到一場毆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