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九斤肥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大臣一聽,紛紛表示不敢相信,這太子殿下今天不還帶著大家一起祭天祭地跪拜新皇后嗎?

特別是剛剛從長春宮回家又被叫過來的大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個時辰前他們還看到太子活蹦亂跳的在自己面前。

這話要不是大順帝親口所說,大臣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此事的。

所有大臣中,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內閣副相代如海心情最為震驚和悲痛。

他是大順帝給太子選定的啟蒙老師,太子長大後也挺滿意代如海的為人,所以一直跟著代如海做學問。

代如海也視太子為自己學識和政治抱負的衣缽傳人。

可以說代如海在太子周誠耀身上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在代如海的心中,太子的份量絕對是排在自己的兒子之前的。

代如海一時還無法接受太子的死訊,他一臉悲痛地跪倒在大順帝面前,邊哭邊抽泣到:“陛下,太子殿下到底出什麼事了?臣請去見太子殿下最後一面。“

大順帝:“太子就是突發惡疾突然就走了。

卿之哀痛,朕知道了。

待後宮處理好太子後事之後,卿再去見他最後一面吧,現在要商議一下太子的後事。“

大順帝:“諸卿都來講一講這太子的身後事應該怎麼安排。“

首相王楠這時已經從太子突然死掉的震驚中緩了過來。

他首先開口道:“陛下,太子殿下天資聰慧、品行端正,為政守禮、盡責。

可以依“端敏”太子的先例,其後事規制,後人待遇都可以按端敏”太子的先例來進行。“

“端敏”太子就是先皇高宗皇帝的唯一嫡子,大順帝的兄長,也是在當太子好幾年後突然病逝的。

大順帝正是在\"端敏”太子死後,在高宗的繼後孝康皇后的支援下,才接任了太子之位並最終順位繼承皇位。

\"端敏”太子死後的規制和哀榮在太子中不可謂不高。

但是有一點,就是他的三個未成年的兒子們都沒有皇位繼承權,長大後都成了富貴閒人。

剛才還在為太子悲傷的代如海聽到此話後立馬就不幹了。

代如海在翰林院和禮部幹了那麼多年,對前朝的禮制一清二楚,他可太知道“端敏”太子的三個兒子都是什麼下場了。

現在對於他來說,最大的收益就是讓太子的兒子們來當皇太孫。

這樣才最符合代如海及目前太子一黨的利益。

所以代如海顧不得悲傷,馬上出來反駁首相王楠說:“敢問王相,依“端敏”太子,當今太子之子應該如何處置?“

王楠一時都沒有想起此事,聽代如海如此一問,再想起“端敏”太子諸子如今的處境。

王楠他才明白過來,代如海在意的是太子之子能不能繼太子之後成為太孫?

此刻形勢不明,大順帝的心意不明,儘管王楠內心是不同意讓太子那些未成年的兒子們上位的,王楠也不想過早地表明態度。

萬一陛下就是想讓太子的兒子們繼位,那自己豈不是憑白把未來的皇儲給得罪了?

所以王楠趕緊找補說:“皇孫們如何處置,當然是由陛下聖心獨裁。“

代如海一看大順帝沒有接話,就知道大順還沒有下定決心,於是他決定主動挑明皇儲之爭。

代如海向大順帝行禮道:“陛下,現在新後已立,先太子已是陛下之嫡長子。

如今先太子即薨,按祖宗家法,臣請立先太子之子寧遠郡王為太孫。“

隨著代如海的話落,大順帝的腦子閃過了自己最鐘意的孫子寧遠郡王周興俊的身影。

大順帝一瞬間腦子裡閃過了無數個念頭:

“俊哥的確是個好孩子,可惜今年還只有十四歲,萬一朕活不到俊哥成年,我大夏朝會不會也個王莽或司馬懿?

以朕這幾年的身體,恐怕真的活不到俊哥成年,要是朕再年輕幾歲就好了。

不行,不行,朕絕對不能拿我大夏王朝近百年的基業做賭注,不得萬不得已,皇權絕不能交給孤兒寡母。

趙太祖趙匡胤就喜歡欺負孤兒寡母。

除了耀兒,朕還有好多成年的兒子,朕還有選擇的餘地?“

大順帝剛想開口拒絕代如海立太孫的建議。

只聽見督察院左都御史呂師賢呂閣老搶先一步出來說:“陛下,臣請治代如海亂編祖宗家法之大罪。“

代如海:“呂閣老,你不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