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鳳鳴村因村後鳳山而得名,村前有條不知名的小河,蜿蜒曲折,流經數村。
二十年前,鳳鳴村還是片荒地,後因躲避戰亂的流民逃荒至此,見此地山明水秀,遂依水而居。
大乾建國後,村落才逐漸形成。啟宣二年,官府派員勘察,定名鳳鳴村,並載於冊。
鳳山東面靠山腳處有座木屋,乃原主父親生前所建。常在農閒時前往山中狩獵的鄧大河,有時未免來回折返,宿在木屋也是常有之事。
昔日,大哥攜她們三姐弟上山挖野菜時,經常在木屋歇腳。
此刻,小蘿蔔頭的清脆之聲打斷鄧玥瑤思緒。“二姐,我先去木屋將這些東西藏好。”言罷,他又顛了顛背上的揹簍。
“也好,我跟你一起去。”
姐弟三人一路避村繞行到了鳳山,循著昔日足跡來到木屋前。
所幸,去年冬天,大哥擔心木屋難以承受大雪重壓,且畢竟是父親生前一手所建,不忍見其傾頹荒廢,便趕在下雪前帶著她們三姐弟將木屋修繕。
屋頂換上新的棕葉和稻草,一根開裂的木樑也被重新換過。
木屋門口右側有個曬衣架。左邊有簡易草棚,裡面有灶臺,火塘處還有用石頭壘來的凳子。
鄧玥瑤輕車熟路地走到木棚拐角處,在一塊石頭下找到了鑰匙。
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對面那張用石頭墊起一腳的矮桌。三塊木板拼接而成的桌面,兩邊高中間低,其縫隙寬到足以掉落一根筷子。
桌上有一木盆,內放一條帕子。
桌子兩邊分別有張矮凳,一張用石頭壘起兩端作腳,上面鋪著一張木板。另一張還是大哥去年壘的石凳。
桌子左側有個簡易碗櫃,內分兩層。上層放有幾個大小各異的豁口碗、兩個湯匙,其中一個斷了一節手柄、一個小半瓶醬油、幾根長短不一的筷子。
靠邊拐角處的手提油鹽罐裡面沒有油,唯有厚厚的油腳渣,鹽罐裡僅有薄薄的一層粗鹽。
碗櫃下層放置著笊籬、菜板,一把帶卷口的刀、鍋鏟以及兩口釜,大釜完好無損,小釜邊緣處缺了一塊。
碗櫃旁邊有口小水缸,裡面盛著大半缸水。水缸邊的兩個桶裡盛有半桶水和一塊葫蘆瓢,上面漂浮著些許碎草屑之類的灰塵。
進門右邊有張一米多寬的床,墊在下面的稻草也是去年新換的,補丁摞補丁的床單,看不出顏色的被子,一個裝著父親換洗衣裳的包裹。
床邊挨著門口的地方碼著一小堆柴火,上面放著一把柴刀。門角後還有把膝蓋高的小鋤頭。
還好,稍加收拾一番後還能勉強住人。眼前的一切皆有‘她’父親遺留的生活痕跡。
想必他生前也不願與鄧老婆一家攪和在一起,才置辦了這些於他而言足以維持生計的物件。
只可惜,這一家三口加起來才七十多歲,卻俱已離開了這個讓她們無法擺脫命運的世界。
但願他們能如自己一般,於另一時空堅強地生活下去。唯有自身強大,方可迎來曙光。
逝者已矣,生者當如斯。
既為上蒼髮落於此,定要成就番事業,方不負上天對她的青睞,更不能給穿越者丟臉!
嗯!此乃典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徵兆!
鄧玥瑤審視著這十來平米的陋室,一面寬慰自己既來之則安之,一面催促鄧元熹去二牛家借火摺子。
得了二姐的吩咐,小傢伙放下揹簍便朝山下飛奔而去。
身負重任的鄧玥瑤坐在床邊,扶額長嘆,該從何處著手呢?
對!當務之急先清洗鍋碗瓢盆,只等借來火摺子,便可直接熬製米湯,先將小元泰餵飽再說!
鄧玥瑤從包裹中取出一件衣物,拂去床上的灰塵,再將熟睡的小元泰放床上,為其蓋好被子,便擼起袖子忙活起來。
就著缸中的水將鍋碗瓢盆清洗一遍後,又開始擦碗櫃桌凳。
忙完這些,她捶了捶腫痛的腰,扭頭便看到剛跑回來的鄧元熹正喘著粗氣。
“哎呀!好險!差點就被大伯孃看到了!”
鄧元泰拍著胸口心有餘悸的說道。
“看到就看到,有什麼好怕的?過了今日,往後再也不用怕她們了。”
言罷,她又吩咐鄧元熹看顧好小元泰,便去山腳下提了半桶水回來。
小心翼翼地洗了把臉,揉了揉些許發腫臉蛋,又繼續忙碌起來。
緊鑼密鼓地淘米、下鍋、生火,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