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路偷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解釋道:“您看,如今民國已建立,要想讓國家長遠發展,教育是重中之重啊,只有讓孩子們都能讀書識字,懂得民主共和的道理,咱們這國家才有希望,還望您能多多支援呀。”
可那人依舊不為所動,葛明無奈,只能無功而返。但他並沒有灰心,而是繼續尋找其他的辦法,試圖說服更多的人支援教育改革。
隨著時間的推移,臨時政府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一方面,袁世凱憑藉著自己在北方的勢力,對臨時政府的權力虎視眈眈,不斷施加壓力,試圖掌控全域性;另一方面,國外列強也在暗中使壞,透過經濟封鎖、扶持反動勢力等手段,企圖擾亂中華民國的建設步伐。
葛明深知局勢的嚴峻,他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各項應對工作中。在外交方面,他協助一些資深的外交官,與列強進行艱難的交涉,試圖爭取國際上對中華民國的認可和公平對待。他們向各國表明,中華民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民主國家,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封建王朝,希望列強能夠尊重中國的主權,停止干涉內政。
可列強們卻傲慢地回應,提出各種無理的要求,比如要求繼續保留在華的特權,擴大通商口岸等。葛明看著這些傲慢的嘴臉,心中滿是憤恨,卻又無奈,只能和同事們據理力爭,努力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利益。
在國內政治鬥爭的漩渦中,葛明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臨時政府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人主張與袁世凱妥協,以換取暫時的和平穩定;而另一部分人則堅決反對,認為袁世凱野心勃勃,絕不能將革命的成果拱手相讓。葛明站在民主共和的立場上,傾向於後者,但他也明白,若與袁世凱徹底決裂,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戰亂,苦的還是普通百姓。
在一次激烈的內部爭論中,葛明大聲說道:“我們革命歷經千辛萬苦,才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國,若是輕易向袁世凱妥協,那之前的努力豈不都白費了?他袁世凱向來獨裁專橫,怎會真心擁護共和?我們必須堅守原則,不能讓步啊!”
但也有人反駁道:“如今國內局勢動盪,百姓渴望和平,若不與袁世凱達成協議,戰火必將重燃,到時候生靈塗炭,這民國又如何能建設得下去呢?”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最終臨時政府還是決定與袁世凱進行談判,試圖透過和平的方式解決權力交接的問題。葛明雖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服從大局,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密切關注局勢發展,絕不讓袁世凱破壞了民主共和的根基。
談判的過程漫長而艱難,袁世凱一方不斷提出苛刻的條件,試圖最大限度地擴大自己的權力。葛明作為臨時政府的代表之一,參與了部分談判環節,他在談判桌上毫不退縮,據理力爭,堅決扞衛民主共和的制度和臨時政府制定的各項政策。
“袁大人,中華民國是人民的國家,是建立在民主共和的基礎之上的,絕不能再恢復封建專制那一套,您提出的這些條件,明顯是與共和精神相悖呀,還望您能慎重考慮。”葛明言辭懇切地對袁世凱的代表說道。
然而,袁世凱方面卻軟硬兼施,一面假意表示支援共和,一面又以武力相威脅,讓談判陷入了僵局。
在這期間,葛明還面臨著來自各方的拉攏與威脅。一些袁世凱的支持者暗中找到他,許以高官厚祿,勸他倒向袁世凱一方,說只要他配合,日後榮華富貴少不了。葛明嚴詞拒絕,他說:“我投身革命,為的是國家的民主共和,不是個人的私利,你們休想用這些來誘惑我!”
而另一些極端的革命派人士則指責葛明過於軟弱,在談判中沒有強硬到底,甚至對他發出了威脅,說他若是繼續這樣下去,就是革命的叛徒。葛明心中滿是委屈和無奈,他只是想在這複雜的局勢中,為國家尋找到一條最合適的發展道路,卻不想遭到了來自兩邊的誤解。
隨著局勢的發展,最終臨時政府還是做出了妥協,孫中山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結果讓葛明痛心疾首,他覺得革命的果實就這樣被竊取了一部分,但他也明白,此刻已無力迴天,只能寄希望於透過其他方式來監督袁世凱,確保他能真正踐行民主共和的承諾。
在袁世凱就任後,葛明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責任。他轉而投身到民間,積極組織各種民主團體和社團,透過演講、發行刊物等方式,向民眾宣傳民主共和的理念,揭露袁世凱可能存在的獨裁行徑,呼籲大家保持警惕,維護來之不易的共和制度。
他走遍了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每到一處,都會吸引眾多的民眾前來聽講。葛明站在臺上,慷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