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路偷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隆慶五年(1571 年),於我——京城街頭那個整日為生計奔波的老乞丐阿福而言,是充滿了新奇想法與未知期待的一年。過去的日子裡,我在京城這片土地上,見證了太多的動盪與變遷,而這一年,蒙漢和議成功的訊息,如同春風一般,吹進了每一個人的心裡,也讓我這個乞丐不禁琢磨:蒙漢和議成了,我能不能去北方討生活呢?
年初,京城的冬天依舊寒冷刺骨,可街頭巷尾的氣氛卻比以往熱鬧了許多。我照舊在城門口的老位置上,擺好自己那破舊的討飯碗,等待著過往行人的施捨。周圍的人們談論的話題,幾乎都圍繞著蒙漢和議。
“聽說蒙漢和議成了,以後邊境可就安寧了。”一個裹著厚棉衣的老者,一邊往手上呵著氣,一邊說道。
“是啊,這可是大好事。那些年邊境打仗,老百姓遭了多少罪,這下終於能過上安穩日子了。”旁邊一個年輕人附和道。
我聽著他們的對話,心裡也泛起了波瀾。這些年,我從一些從北方逃來的難民口中,聽說了太多邊境戰爭的殘酷。蒙古部落與明朝軍隊時常交戰,使得北方邊境的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據《明史紀事本末·俺答封貢》記載,“邊境之民,父子夫妻不能相保,膏腴之地棄而不耕,屯田荒蕪,鹽法阻壞,不止邊方之臣重苦莫支,而帑儲竭於供億,士馬罷於調遣”,可見戰爭給邊境地區帶來的破壞之深。
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蒙漢和議的細節逐漸在京城傳開。我從一些官員和文人的交談中得知,此次和議是明朝與蒙古之間經過多次協商達成的重要成果。明朝封俺答為順義王,開放了多處互市口岸,允許蒙漢兩族進行貿易往來。這一舉措不僅結束了長期的敵對狀態,還為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創造了條件。
“這互市一開,蒙漢兩族的百姓就可以互通有無了。咱們這邊的茶葉、絲綢,他們那邊的馬匹、皮毛,都能在互市上交易。”一個官員模樣的人說道。
“是啊,這不僅能促進經濟發展,還能增進兩族之間的瞭解和友誼。以後邊境的百姓可就不用再擔驚受怕了。”一個文人點頭贊同。
蒙漢和議成功的訊息,讓京城的百姓們充滿了喜悅和期待。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談論著和議帶來的種種好處。商家們也看到了商機,紛紛準備在互市貿易中大展拳腳。
“我打算等互市開了,就去邊境做點生意。聽說那邊的市場可大了。”一個商人興奮地說道。
“我也有這個想法。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說不定能賺大錢呢。”另一個商人附和道。
在這一片熱鬧的氛圍中,我這個乞丐也受到了影響。我開始琢磨,既然蒙漢和議成了,北方邊境安寧了,我能不能去北方討生活呢?也許那邊會有更多的機會,能讓我討到更多的食物和錢財。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一些平日裡熟悉的路人。
“阿福,你想去北方討飯?這可不是個容易的事兒。路途遙遠,你年紀又大了,能吃得消嗎?”一個好心的大嫂擔憂地說道。
“是啊,阿福,雖然邊境和平了,但那邊的情況你也不熟悉。還是在京城待著吧,好歹我們都能照應你。”一個經常施捨我的大爺勸說道。
雖然大家都不贊同我的想法,但我心裡還是有些不甘心。我想,也許北方真的會有不一樣的機會。於是,我開始向一些去過北方的人打聽情況。
“大爺,您去過北方,那邊現在情況怎麼樣?我想去那邊討飯,能行得通嗎?”我向一個從北方回來的老者問道。
“現在北方邊境和平了,倒是比以前安穩多了。不過,那邊的生活習慣和咱們這兒不太一樣,你要是去了,可能會有些不適應。”老者耐心地說道。
“那那邊的人會不會施捨給我呢?”我又問道。
“這個嘛,不好說。不過,蒙漢和議之後,兩族之間的關係融洽了許多,說不定會有好心人給你吃的。”老者笑著回答道。
聽了老者的話,我心裡更有了一絲期待。我開始留意關於北方的各種訊息,希望能找到更多去北方討生活的理由。
這一年,隨著互市的逐漸興起,京城與北方邊境的往來日益頻繁。商人們帶著各種貨物前往北方,又從北方帶回了許多新奇的物品。街頭的店鋪裡,開始出現了一些來自北方的皮毛、藥材等商品。
“這些皮毛可真暖和,是從北方運來的。現在蒙漢和議了,咱們能買到這麼好的東西。”一個顧客在店鋪裡挑選著皮毛說道。
“是啊,這都是和議的好處。以後說不定還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