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路偷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僅還清了以前欠下的債務,還能時不時地給家人添置些新衣裳、買點好吃的,一家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有盼頭了。
儘管成了木匠,有了不錯的收入,但廖富林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農民的身份,家裡的那幾畝田依舊是他的牽掛。每到農忙時節,他白天在外面給人做木匠活兒,晚上就扛著農具到田裡忙活,耕地、播種、施肥、除草、收割,每一道工序他都親力親為,做得一絲不苟。妻子心疼他太辛苦,勸他別把自己累壞了,廖富林總是笑著說:“咱是莊稼人的根,這田地就是咱的命根子呀,不種好怎麼行呢?再說了,咱多收點糧食,心裡也踏實啊。”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經村裡熱心的媒婆介紹,廖富林認識了鄰村善良勤勞的姑娘陳桂芳。桂芳有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和一頭烏黑的長髮,她和廖富林一樣,也是貧苦人家出身,從小就操持家務,勤勞能幹。兩人初次見面,就被彼此身上那種質樸、踏實的氣質所吸引,很快便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下,結為了夫妻。婚後的日子雖然依舊清苦,但夫妻二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一起下地幹活,一起操持家務,一起為了這個家的未來努力打拼,日子過得平淡卻也溫馨甜蜜。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幾個孩子相繼出生,家裡變得更加熱鬧起來,同時也多了幾分責任和壓力。廖富林深知,要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就得更加努力地掙錢。於是,他不僅接更多的木匠活兒,還把家裡的田地打理得越發肥沃,希望能多收穫些糧食,多攢些錢供孩子們讀書上學,讓他們將來有出息,不再像自己一樣一輩子守著這幾畝地和這些木工工具。孩子們也都很懂事,看著父親為了家庭日夜操勞,學習都格外刻苦,成績在學校裡總是名列前茅,這讓廖富林感到十分欣慰,覺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那個年代,村子裡的變化雖然緩慢,但廖富林卻憑藉著自己的雙手,努力讓家人的生活一點一點地變得越來越好。家裡的房子從原來的破舊土坯房,慢慢翻蓋成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房,還添置了不少新的傢俱,這些都是廖富林一鋸一刨、一磚一瓦辛苦換來的成果,見證著他為家庭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孩子們漸漸長大,各自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的想去外面的大城市闖蕩一番,有的想繼續留在村子裡傳承父親的木匠手藝。廖富林雖然心裡有些不捨,但還是支援孩子們的選擇,他知道,孩子們長大了,該有自己的生活了,自己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為他們的未來保駕護航。
等孩子們都陸續成家立業後,廖富林也慢慢步入了老年,但他卻依舊閒不住。他想著自己辛苦了一輩子,還沒怎麼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於是便決定趁著身體還硬朗,出去走走看看。他先是去了廣州,在沙朗的一個工地上找了份做飯的活兒。雖然工地上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廖富林卻覺得很有意思,每天看著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工友們,聽著他們講述各自家鄉的故事,他覺得自己的眼界開闊了不少。他用心地為工友們準備飯菜,變著花樣地讓大家吃得可口、滿意,工友們都很喜歡這個和藹可親的老大爺,都親切地叫他“老廖”。
在廣州待了一段時間後,廖富林又去了崑山旅遊。崑山那江南水鄉的美景,讓他這個在四川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大開眼界。小橋流水人家的景緻,古色古香的建築,以及那充滿韻味的吳儂軟語,都讓他深深地陶醉其中。他沿著河邊漫步,感受著那獨特的水鄉風情,心中滿是對生活的感慨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
之後,廖富林又去了很多地方,每到一處,他都會用心去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瞭解不同地方的文化習俗,他覺得自己這後半輩子,過得特別充實,也算是圓了自己年輕時的一個夢。
2020年,已經82歲高齡的廖富林身體已經不如從前那樣硬朗了,背有些駝了,走路也變得緩慢而吃力,聽力和視力也都有所下降,但他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那份積極樂觀的心態。他回到了四川內江的老家,和老伴兒一起過著平淡而又安詳的晚年生活。每天,他還是會習慣性地去小院裡轉轉,看看自己種的那些蔬菜,給它們澆澆水、鬆鬆土,然後坐在院子裡曬曬太陽,和老伴兒嘮嘮嗑,回憶回憶過去的日子,日子過得寧靜而愜意。
然而,這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這份寧靜。起初,村裡只是傳來一些模糊不清的訊息,說外面有一種很厲害的傳染病,讓大家注意防護。廖富林沒太當回事,覺得傳染病離村子還遠著呢,畢竟村子一直以來都很安寧祥和,沒出過什麼大的變故。
可